说一些经历吧。
从纽约回来,见证了这座号称“世界第一城市”的无能。但这毕竟,确实是“第一城”,尚且如此。姑且不说 42st 地铁站里依然遍地的homeless,在市长已经宣布公共卫生进入紧急状态之后,依然有人在Hudson Riverside肆无顾忌地不戴口罩活动。
我在Twitter上找了找相关舆论态度,但那时除了Asian Hate,其他言论几乎没有生存空间。甚至我转发了Jack Ma援助美国送物资的tweet,底下依然是辱骂、阴谋论以及对戴口罩的yygq。没多久,那条tweet就实质上地消失了。舆论自由?在入境都要查华裔手机的US,就别谈了这个了吧。
在回国前夜去超市补充物资,路过教堂旁的医院,看到的是救护车和私家车(自己来看诊的吧)排队进停车场电梯间的长龙。想起了前几天去医院看的牙医,被账单惊到跳起来,还好有医保。但本就已经算是福利性质的医保,费用也是一年4位数的$,Harlem那些deli店的waitress一个月也不一定挣得到,他们这样的会买得起医保吗?更穷的人,治疗怎么办?如果有胆进入医院看看,我想我也可以写“无主手机”的故事,但会有人给我在Twitter上宣传吗?
具体病例数字哪里都有,百度和google查出来的也不会有多少差别。89w是数字,但也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一群自称“神友”的臭虫,说“a thousand is a statistic”,说“受害的都是中老年人”,说“年轻人都是轻症”,甚至说“人口年龄结构优化”,真是被我国保护得太好了啊。如果死者里有你的老师呢?有你相熟的人呢?有你同学的父母呢?我只能看到,every death is a tragedy。如果按照这些说法,是不是应该出个“白皮书”质疑美国中老年人的human rights?
已经两年多了,但同学朋友们的人生轨迹已经不可逆地被改变了。有湾区的朋友无限期wfh,感染了2次,虽然年轻无所顾忌,但第二次痊愈前还是在pyq不停骂街。有NY的朋友一周onsite一周wfh地工作,只为满足建筑物人口密度的要求,效率大受影响。有phd同学感染了一次,症状严重得吓人,病情缓解之后千方百计地要回国。有德州同学没法抵抗戒严的取消,被迫放飞自我,反正玩不玩都没法阻挡自己再次被感染。有读完MS的美本同学,苦于美国就业市场的萎靡,国内面试又卷不过,只得再读一个MS给做选择更多的时间。
这就是真实的美国疫情生活,我不想过那样的生活。我理解有人因为一些羁绊被迫只能过那样的生活,但至少,你们也不要颠倒黑白,把糟粕说成精华。
我想在一个这两年内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正常生活生产的地方,在一个尊重生命权的地方,有尊严的生活,我选择回国。
<hr/>更一下,评论区出我意料的一片和谐,个人经历果然胜于一切诡辩啊。不过说实话,本人回国已经挺长时间了,现在也是被防疫保护得很好,各位说的保重心意领了。
希望看到这篇回答的,尤其是留学生同胞,把真实的经历都分享出来,抽肿“神友”皈依者狂热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