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redhat9i

国家出手整顿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一周只能玩 3 小时,网易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在于未成年人的年龄限制在了18周岁,所以影响确实会很大。
如果是16周岁,或者14周岁的话,那影响会小很多。
18周岁能把大学以下的初高中生的游戏时间卡的死死的。
也能卡住一部分大一大二学生的游戏时间。
虽然被卡住时间的未成年人,喜欢玩游戏的,还会继续玩。
通过租号、借号、单机等各种去玩。
但是租来的或者买来的号,还有人愿意充值和付费吗?
日活降低、月活降低,流水降低,连锁反应还会继续增加。

而且18周岁以下的付费用户一点儿都不少,初高中生的充值意愿还是很强的。
之前腾讯公布的青少年游戏流水降低,其实是把年龄卡在了12周岁以下。
小学生的付费意愿本身也确实没那么强,但到了初高中,就不一样了。

这政策看能执行到什么程度吧,如果妥协一下,把年龄稍微下调到16周岁,游戏公司还能好一些。
18周岁意味着很多人真的只能在18~22周岁的大学时光内玩游戏了。
在这之前被政策卡的死死的,时间不允许。
在这之后,成为了打工人,可用来玩游戏的时间也会逐渐降低。

在游戏玩家数量减少后,游戏产业的收入肯定也会应声下跌的。
这是2014到2020年,国内游戏用户的人数变化,10亿网民中,有6.66亿都是游戏用户。
这政策之后的一年后,游戏用户会变成多少?


去年国内的游戏收入是2786亿元,Q1营收在770亿元。
新政策实施后,年底的数据会是多少?


到时候可以根据市场规模,看看这新政策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表于 2021-11-2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答问题本身:影响不大。
就拿创收标杆王者荣耀来说,未成年只贡献了整体收入的5%,却贡献了99%的社会负面新闻,英雄或皮肤不合心意能上微博组团骂上几个月(当然,合理维权没问题,但成年人一般也真没这闲工夫)
这样的群体企鹅巴不得赶紧撇清关系,钱花的不够 批事一堆 闲工夫多还嘴臭。
而且从赚钱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在消费或者娱乐方面压抑的越久,后续一旦得到自主权就越有可能会报复性消费或者是娱乐。
等这帮孩子成为成年人了,有稳定生活费了,再做收割也不迟啊。
而且那会媒体也不会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往“未成年”带,也不会有家长以“他还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来白嫖退款了。
当然,仅限于腾讯系的游戏,某些朋友以后可能也没办法把自己的菜归结于小学生身上了。
发表于 2021-11-21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游戏分级制度的中国特色实现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上看是“老古董政策”,其实这波的操作堪称一绝,我政策上限制到这程度了,孩子再不读书不锻炼体育,你家长可真要好好反思了。
根据财报数据,以腾讯为例,未成年人的游戏消费仅占腾讯游戏总收入的2%左右,放弃这部分收入,让家长们把自身该背的锅彻底背好,别再甩到游戏这边来,
而中国的头部游戏公司也可以趁势放开手脚砸钱做3A,做单机,促进中国游戏研发水平升级的同时,还能继续做出海,赚海外玩家的消费,《黑悟空》不是孤独的,这波美滋滋啊。
总之还是那句话,上面是已经把游戏政策限制的够狠了,不会还有孩子不去读书吧?不会吧?不会吧?【手动狗头】
发表于 2021-11-2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游戏里,玩家(主要是免费玩家)也是游戏体验的一部分。
之前说过游戏公司财报的问题,关于限制未成年人消费对财报的影响。当时提到这个行业未成年人付费占比是很低的,对短期财报影响有限。
但是,问题来了。
作为付费玩家或者成年人玩家游戏体验之一的未成年人大量减少游戏时间,整体游戏体验肯定是会下降的。
别看很多人网上吐槽游戏里“小学生太多”,如果没有“小学生”这个巨大群体陪着玩,让其他玩家获得胜利感,有些人就觉得游戏玩着没意思了。
剧情比较吸引人、玩法比较吸引人的可能还好,对抗性的游戏影响会比较大。
对拥有前一阶段财富密码的游戏公司来说,这种用户结构的变化估计要催生新游戏玩法的探索。
至于整个游戏行业。
这一波的重点和整顿互联网、房地产一样,目的都是规范行业发展,遏制资本无序,并不是让这个行业直接倒下。
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是在“政策右侧”进行抄底,即在细则出得差不多,看到整顿的成果以后,寻找谁是本轮次整顿后活得相对好的新龙头。
不光是游戏,互联网、教育、地产都是这个策略。
不过在游戏领域,一个靠人头和组织的轻资产行业,可能抄底就还是那两个吧。
非上市的新锐企业不少,玩法创新也领先,但是普通人是真心没有投资机会的。
<hr/>以上,供参考。
发表于 2021-11-2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游戏行业短期震荡,广义游戏行业长期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至少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因为需求客观存在(家长也需要“解放”,孩子也需要娱乐),倒是电子竞技行业可能遇到一些麻烦。前者需求客观存在,且可持续,那么就没有太多可以担忧的,后者则“合规性”会遇到些麻烦。


腾讯在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已经说的比较明确了,16岁以下的流水占比是2.6%,12岁以下的流水占比0.3%,不靠这些用户赚钱。
即使你觉得这个数据是因为不少人绕过监管,或者使用家长账号导致的,那么监管发布之后,这种情况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单纯对游戏公司的应收影响有限,唯一打击的是手机游戏日活跃用户数据
目前,游戏公司“增速”放缓以及行业APP同比减少等数据,实际是“后疫情时代”的回落,即疫情期间实现高幅度增长,现在回落到正常水平,实际上受到政策的打击没有那么巨大(也受一些影响)。
而从大的行业角度,那么影响其实更为有限:
一方面是因为监管落地问题,多大程度“有效”,目前也就是“实名认证”一种方式可以,纯技术层面,更多的时候,监管“落地”全靠家长。而有些家长做“甩手掌柜”,这种不谈了,此外,家长和子女即使在青春期,也绝对不是“完全对立”关系,很多时候会用游戏作为奖励措施(比如考得好奖励玩游戏),如果是家长提供账号,那么再严厉的数据和技术也关系不大……
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游戏”的定义问题,许多游戏实际无法“监管”,文件中将所有带有联机功能的游戏都算作“网络游戏”,而实际上,我即使购买国行主机和卡带断网游玩,这也无法完全意义上实现监管……
我觉得主要是“需求”(无论是从家长角度还是子女角度)客观存在,孩子们需要一定娱乐,家长有些时候无法陪伴,或者支持一定程度的娱乐(也解放家长),那么这种情况会长期存在……
更不要说游戏行业绝不止18岁以下群体,也不止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了……


我倒是电子竞技行业(并不是狭义的游戏行业)可能遇到一些冲击,尤其是“手机电子竞技”。电子竞技从来都是“英雄出少年”,“十七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而“青训机制”则是各大俱乐部人才储备的核心,那么就要面临“合规性”考验了……这可能倒是一个挺大的监管问题,毕竟完全符合所有监管定义,这事还在台前,没法绕过,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至于广义的游戏行业,可能受影响反而有限,需求客观存在,发展可持续,就没有那么多“泡沫”,即使用抽水机强行让“海洋”干涸,游戏行业也不是“裸泳”的那个。
以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表于 2021-11-2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30日,游戏行业迎来最严新规,这次仍然主要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这意味着,以后未成年人每周最多只能玩3小时的“网络游戏”。
我个人是支持这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新举措。
大家需要注意一下,这次新举措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这里有两个重点:
1、针对的是未成年人。
2、针对的是网络游戏。
所以,这并不是禁止成年人玩网络游戏,也不是禁止未成年人玩一切形式的游戏。
单机游戏应该并不在此行列。
这一方面是单机游戏其实并不容易沉迷,一款优质的单机游戏,通关正常也就是几十小时的内容量,顶多100多小时也就会玩腻了。
而网络游戏因为“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特性,再加上精心设计的成瘾机制、攀比机制等等,都存在很大的未成年成瘾可能,以及诱导消费嫌疑。
所以我是支持这样限制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举措。
另外,新规是限制企业,而不是限制家长。
所以,各位家长如果认为平时有需要给小孩偶尔玩一玩游戏,我认为也可以在家长引导下去玩一些优质的单机游戏。
包括我自己从小也很喜欢玩单机游戏,我也打算等以后小白长大了,要是小白也喜欢玩游戏,我会陪他玩一些我认为比较优质,有助于人成长的单机游戏。
但我肯定不会让他玩网络游戏,因为网络游戏太容易成瘾,而且充斥太多垃圾游戏。
如果从小就提高了小孩的游戏审美,他长大了眼光也会比较挑,自然不容易被垃圾游戏所祸害。
这只代表我自己的育儿观念,也顶多只适用于我自己。
比如一个自己本身就没有多少游戏“审美”,平时接触的主要也是垃圾游戏,缺乏优质单机游戏熏陶的家长,你去要求他跟小孩一起玩一些优质游戏,避免被垃圾游戏祸害。
这很显然,只是强人所难。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并且每个小孩的天性各不相同,喜好、特长也相差极大。
所以,我认为并没有一套通用的育儿经,只有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去陪伴小孩,去挖掘自己的小孩的潜力,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小孩的育儿方法,要有这种因地制宜的态度。
所以,我这里也只是分享一些我自己的育儿观念,并不代表大家也需要这么做,或者这么做就是对的,只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考的启发而已。
我不喜欢用很强硬的态度去把小孩束缚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没有他自己的发挥空间,把他本来可能存在的天赋给荒废了。
这也跟我从小一个成长经历有一些关系。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通过我自己的一些成长经历,来分享一些关于小孩玩游戏这个问题,我的看法。
(1)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
我从小有两大爱好:看书和玩游戏。
我从小学3年级开始,每年暑假最大的乐趣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当时我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
当时我最爱看的就是各类天文物理的科普读物,这对我现在的整个思考思维、逻辑三观,都有重大影响。
不过呢,一般等到开学后,我另外一个兴趣爱好,就是每天偷偷跑去玩游戏,所以被老爸从游戏机厅里揪出来,然后被暴打一顿,在我小学时候是家常便饭。
我最早是5岁就经常就经常在幼儿园放学后,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到游戏机厅里玩游戏,然后被老爸从游戏机厅里逮回家罚跪。
当时我才5岁,可能我老爸刚看完当时大火的电影《少林寺》,他当时还拿碗倒扣在地上,就这样让我跪在碗底,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滋味。
但即使如此,还是没能阻止我抓住各种机会偷偷跑去玩游戏。
整个小学,我因为玩游戏,被各种挨打,甚至吊起来打。
不过我从小皮糙肉厚,每次被打得痛哭流涕,但不超过3天,就又会偷偷跑去玩游戏。
在我小学4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老爸实在那我没办法,都拿着菜刀威胁我要把我手指砍掉。
我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那个场面,我老爸那时候在阳台,在那边拿着磨刀石在磨菜刀,当然从我现在事后来看,他当时应该也只是在吓唬我。
因为后面他就要准备把我抓起来砍手指的时候,我一个表叔就很凑巧的来到我家里,来给我求情,最终我的手指就保住了。
还好是保住了,不然我现在都没办法用十根手指敲键盘码字,来跟大家写文章。
虽然当时我老爸应该也只是在吓唬我,但那时候也确实把我吓唬得不轻。
不过这件事情,当时也只是让我老实了一个月,一个月后就又偷偷摸摸的跑去玩游戏了。
可能后来我爸对我这么调皮也彻底绝望,认清了现实。
所以上了初中后,我就没怎么被挨打。
但整个小学阶段,可以说,我也是从棍棒教育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不过我从来没有因此怪过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也是为我好,而且也是因为我不听话,才导致他们这么生气。
我也很多次,很懊恼自己为什么就那么控制不住想玩游戏,也很讨厌自己让父母这么生气。
我也很想当一个乖乖的好学生,不过呢,小孩子的自制力确实因人而异,我小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去玩游戏。
所以我也很清楚,大多数小孩子对游戏是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的。
说实话,玩游戏对我小时候成长影响还是蛮大的。
我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每个都会把这句话挂在嘴巴上:“这孩子太聪明了,但就是太调皮,太爱玩游戏了,他但凡能稍微认真一些,肯定能上清华北大”。
确实,我从小逻辑思维天生就比较强,从小到大,我基本没有做过几次作业,但只要我上课稍微认真听讲,数学成绩一般就是年段前列。
我在初中也是年段有名的问题学生,上课爱捣乱,放学爱玩游戏,但因为成绩一直还可以,所以一直没被老师当做差生对待,而列入又爱又恨的问题学生行列。
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不少同学会用比较阴暗的思维怀疑我,是不是我故意上课的时候捣乱,平时故意装作不做作业,但实际上一放学回到家,就上各种补习班,各种熬夜学习。
当然,碰到这种怀疑,我也很难去解释澄清。
因为我一放学一般就是直接冲去游戏机厅。
也因为这种不怎么学习,但学习成绩还凑合得过去,所以在老师眼里,我就是一个被荒废的“天才”。
但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些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顶多只是比普通人稍微聪明一些,逻辑思维强一些,仅此而已,距离真正天才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我也不是学霸、更不是学神,我的学习成绩也只有数学比较好,其他学科的成绩都比较一般,特别英文超级差。
我还记得,我高考的英语,是进考场后,把橡皮擦切成方块,然后用铅笔点上数字,当做骰子去摇。
摇到数字1就选A,以此类推。
就这样,我高考英语还算是超水平发挥了,110分的选择类题目,我最后考了39分,概率超过1/4。
还好,我数学、理综都考得还算不错,所以还是能上个大学读一读,不至于直接就高中毕业。
所以,我可以很开诚布公的跟大家说,我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
这是我可以跟大家很坦诚就直接说的。
因为我不需要跟有的“专家”那样,去伪造学历、来给自己加各种乱七八糟的名头。
我也不会像有些人,会因为自己只是普通学历,就感到自卑。
我认为,真正有本事、有能力、有学识的人,是不需要靠学历、头衔,来给自己“添色”。
包括我自己写文章,大家也仅仅单纯因为我写的文章内容,来关注我。
我是通过文章来跟大家做这种思想交流。
大家并不是冲着XX经济学家、XX名牌大学毕业这些名头来关注我。
所以我并不需要靠这些外在之物,来给自己背书。
其实,我从小到大,从来不觉得学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然,学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至少在很多行业,学历是重要的敲门砖,是一个筛选器。
但我确实一直都不认为学历对我来说是很重要,这只代表我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对错。
实际上我也认为这种观点比较叛逆,大家不要学。
工业化的教育体系,虽然比较把难培养出天才,但至少可以保证让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平均水平可以被大幅度提高。
其实我从小就是很叛逆的人,我甚至在高考前两个月,还离家出走一个月,差点被学校开除了。
所以,我从小到大,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虽然我很爱读书、也很爱思考,但我确实不是这套工业化教育体系的目标用户。
我很多时候也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我不是从小这么爱玩游戏,能够认真去读书,那么我是不是会有完全不同的未来。
不过,我很小就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每个人的天性各不相同,有的人就是天生爱学习,我就属于天生不爱死记硬背。
我可以在图书馆泡上一整天,看各种天文物理的科普读物而废寝忘食。
但只要让我看英文教科书,不超过3分钟我就会想睡觉。而且我虽然逻辑思维强,但记忆力并不好,所以去背这些单词,会让我很难受。
我很多次问自己,即使让我回到过去重来一次,我仍然还是不会去爱读书。
我是那种,只会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绝不会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这是我从小到大,乃至一直到现在,都从未改过的天性,或者说是本性。
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可以废寝忘食的去做。
但如果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算牛来拖我,我也懒得去做。
我的天性就是如此,这并不是游戏的错。
即使没有游戏,我也会找其他娱乐消遣来打发自己青春期过剩的精力,而不会逼迫自己去读自己不爱读的英语书。
如果非要给我自己成长经历找一个背锅侠,我认为也只能归咎于糟糕的应试教育。
不过,我不是一个喜欢去怨天尤人,找外部原因的人。
我还是比较喜欢从自身去找原因,去反省自己的得与失。
所以,我从小就形成一个观点,就是上不上好大学,对我人生来说并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即使不上清华北大,不代表我就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我也不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可以简单就用学校的成绩来完全衡量评定。
这其实也是我之前写鸡娃这件事情,会比较反对全民鸡娃这种氛围的原因,因为我对鸡娃是一点都不感冒。
(2)堵不如疏
可能因为我从小这种成长经历,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发誓我长大以后肯定不会去打自己的小孩。
我也不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他,让他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去成长。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不应该把他丢到一个“工业化”的教育培训体系里,把他按照通用的模块化,直接把自己小孩生产成泯与众人的“考试机器”。
他如果爱读书,我就创造环境,让他好好读。
他如果喜欢玩游戏,那么我就会陪他好好玩游戏,玩一些我认为比较优质,有助于人成长、能让人有所收获和感悟的好游戏。
他如果喜欢玩乐、我也会抽时间去陪他玩乐。
他如果喜欢做实验,我也可以顺便让自己找回小时候追求科学的童真乐趣,陪他一起做实验。
所以,我认为,教育小孩最重要的还是陪伴,要去细心挖掘自己小孩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谁是一定平庸,只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天赋和潜能,大都在成长过程中,被各种简单粗暴的工业化教育体系给掩埋了。
人,不是工业品。
所以,教育小孩,应该精细化的去因地制宜的引导。
当然,现在的社会情况,让绝大多数家长是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并不是家长们不想陪伴自己小孩成长,而是没时间,没精力。
假如夫妻双方每天都要996上班,哪来的时间去陪小孩成长呢?
所以,要解决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综合工程,是要各方各面一起改造的过程,而不是只解决某一个问题就能一劳永逸,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最近我们有开始要解决996的问题,也开始在教育改革大力气去整治。
除了前段时间的教育培训双减新规。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我们有很多教育领域的具体举措。
比如说,国家牵头出了个中小学网络云平台,里面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各类科目的网课。




我上去看了下,基本都是由一些家长挤破头买上千万学区房的学校里的骨干老师去上的。
我在两个月前分析双减新规的时候,就有提到过,我们整顿校外培训行业、网课,不是要一刀切和取缔,而只是要规范,将教育产业公益化,所以国家会牵头组织一批优质师资力量去推行这种公开免费的优质网课。
当然,也要一些家长吐槽,上面这些网课,大都是学校课堂上的内容,并不是那种额外针对性的“补充”内容。
不过,其实我觉得大家一直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正常人其实只要能把学校课堂上的内容认真的听完、消化,其实考试成绩就不会差到哪去。
而且对于一些偏远山村、农村、还有二三线城市的小孩来说,这些由“牛小”的骨干老师上的网课,其质量肯定是优于其学校所教,还是能起到补充作用,也算是可以起到预习和复习,加强巩固的效果。
再比如,8月30日,教育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不得设置重点班。




还有,小学一二年级取消纸笔考试,等等。




其实我之前也提到过,我认为,鸡娃本身也算是有利有弊,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
在一些特殊时候,比如初中升高中,如果小孩有需要,临时突击一下也并不是不行。
但我是非常反对,在小学阶段,就给小孩各种鸡娃。
其实根据大数据统计,小学阶段的成绩,对初高中成绩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而小学阶段,是一个小孩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假如我们把小孩从小学时候就开始鸡娃,这等于会扼杀这个小孩其他方面的一切可能性,最终只能沦为考试机器,成为“工业化教育培训体系”千篇一律的“工业品”。
我们都知道,天才是万中无一的,哪怕是人才也是需要拔尖的。
那么你可以用简单逻辑就知道,这种工业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出来的考试机器都是千篇一律,只会泯与众人,而不会诞生出拔尖的人才。
最后再说说游戏。
因为我自己从小的这种相关经历来看。
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小孩爱玩游戏,你就算威胁他要砍掉手指,也阻止不了他玩游戏。
既然如此,我认为还是得“堵不如疏”。
我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爱玩游戏呢?
就是我大学毕业后,开始做游戏之后。
当我自己做游戏,意识到我以前玩的那些网络游戏,只是游戏策划精心设计出来,对数值、卡付费点、设计成瘾机制,来精心设计如何让玩家被垃圾游戏玩,而不是我们在玩游戏。
从此我对这些垃圾游戏一点兴趣都没有了,顶多就是偶尔玩一些我认为比较不错的优质单机游戏。
所以,要是小白以后长大,我教育小白的时候,也会采用这种思路。
如果他以后也爱玩游戏,那么我会陪他玩一些我认为不错的游戏,和他一起玩,避免他被一些垃圾网络游戏带歪。
同时,我会直接在陪他玩游戏的过程里,试着教他怎么做游戏,让他了解游戏开发的整个过程,和不同游戏的设计理念。
让他能够区分清楚,垃圾游戏和优质游戏的区别。
我一向不喜欢一刀切,也不喜欢一棍子打死一大片的极端做法。
包括游戏也是如此。
游戏也有好有坏。
爱玩是人类的普遍天性。
所以,如果家长们不能自己抽时间出来多陪伴小孩,只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小孩简单粗暴的丢给其他一些外部培训机构,或者简单粗暴禁止小孩一切娱乐活动,这样的高压环境,并不利于小小孩成长。
但现在确实,绝大多数人工作太忙,确实不是太有时间去陪伴小孩,教育小孩。
所以,我是一直说“鸡娃不如鸡自己”。
这里的鸡自己,就是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有能力获得一份可以养活全家,同时又有时间陪伴小孩的工作。
要不然就是,夫妻双方中某一方的工作就足够养活全家,那么另外一方自然可以选择相对比较清闲的工作,多一些时间来陪伴小孩。
人是活的,办法还是有很多。
关键我们能不能多多去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去付诸实践,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表于 2021-11-2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二次元游戏玩家即将步入老龄化。
发表于 2021-11-2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腾讯三个小时蒸发了几千亿,这次网易开盘股价就跌去了7%
看到国家如此大力度的整顿游戏行业,很多朋友肯定充满了疑惑:
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限制了游戏就有用吗?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
针对大家的问题,我今天将结合8月30日的那个通知文件,从3个角度进行解读
感兴趣的话就点进来看看吧~觉得还不错记得点赞评论哦
发表于 2021-11-21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有人发这条微博没
微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Unity开发者联盟 ( 粤ICP备20003399号 )

GMT+8, 2024-11-25 13:11 , Processed in 0.0950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