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Doris232

中国新闻媒体报道质量在下滑吗?原因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的时候读了一本报道文集,其中,有一篇关于卢旺达的报道看得我两行老泪。这篇报道的作者叫Mark Fritz,后来,因为这篇大屠杀的报道,他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此后,特别幸运的,这个作者当时的编辑成为了我的教授,教授后来透露,这个MF是个非常牛的人,现场环境非常危险,而他几乎是在电话里口述了这篇看似被雕琢过多次的报道。因为这个故事,当时年幼的我被 “骗” 进了新闻圈,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过去的新闻是怎么报道的呢?无论外媒还是国内媒体,一般是记者走访一线,采访完一圈,多次验证,然后查阅大量资料,最后做出一篇报道。这个记者往往在媒体混迹多年,不仅人脉爆棚,消息灵通,更是一个领域里的半个专家。举例来说,我就曾经接触过一位报道中国的外媒记者,这个人简直就是个中国通,古文繁体字信手拈来,时常让我觉得自己做为一个中国人很对不起老祖宗。


首先,编辑部会每天(杂志节奏慢一些,一般每周)开选题会。开会的时候,老编辑新编辑,老记者小记者齐聚一堂,大家分享选题,互相交流看法,有时候经验丰富的会提供一些资源,大家会汇报一下自己的进度。


紧接着,就是漫长的采访。采访一般要多方验证。A的观点是什么,B的观点是什么,尽可能为读者展现出信息的每一面,然后供读者判断。以著名的波士顿牧师性侵案为例,对于受害者的话,记者不可以全部相信,必须要多方考证。每个人或者每个组织都带着一定的目的性,而记者的价值就是识破他们的动机,将一切公允地展示在民众面前。


要做出这样的报道,积累是非常重要的。5年大概能跑清楚一个圈子,10年能积累一些自己的观点。很多人更是一辈子都在这个新闻圈。娱乐记者可以见证明星的成长,时政记者可以见证国家的变迁。在新闻行业没落以前,很多人是愿意一辈子在这个行业里耕耘,期待有一天成为这样的历史见证人。


我大学时候赶上了新闻辉煌的小尾巴,毕业后媒体就慢慢没落了。一方面,人们天天叫嚣着AI将替代记者,另一方面,过去在电视台带我的老摄像全部被辞退,演播室变成了全自动。很多记者失业,工资几年不涨,有的做了公关,有的成了网红。还有一部分赶上媒体红利的人,靠着自己的一点积累投身了学界。


现在的新闻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你不需要采访。采访又浪费时间,出来流量也未必好。所以你需要的是一个吸睛的标题,几段从别人那里 “借鉴” 改写的文字,然后多平台分发,最后你就拥有了 “影响力”。 文字不需要精致,风格最好吐槽,愤怒永远是流量的来源,无需提供多方观点,能带动情绪才是好的媒体内容,为什么?因为它有流量,它能转化成广告。


有一些已经不是媒体的媒体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的属性,于是他们怎么办呢?他们采访!但是,采访要的不是挖掘事实,不是帮助民众提高判断力,而是用一些方法引诱他们说出大家想要听的话。当然,采访人也需要自带流量,如果没有流量,采访他的意义自然也不大。


最后,事实这种事也没那么重要了。媒体现在更多的角色是一个公关的角色。自媒体靠什么生存呢?靠的是帮助公司写软文。贾跃亭和乐视当年有多少媒体在捧,摔跤后又有多少媒体在踩。


2017年,我正式和从业5年的媒体告别了。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媒体行业里 “特别聪明的人” 已经不多了。我刚入行时非常幸运,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记者。他们自己文采飞扬,专业度极高,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非常正派的人。他们分文不取,只求探索真相。我曾亲眼目睹一个记者退掉了公关的大红包,搞得公关一脸懵。我也见过记者为了一个采访被人打,但是还是坚持做出了公允的报道。 因为这些人,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尊严的行业。虽然因为业务能力不行天天很沮丧,但是还是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棒的行业。


后来,优秀的媒体人纷纷出走。吴晓波、咪蒙、甚至孟静都不再写深度了。大家都不再报道了。不愿意同流合污因为吃不起饭转行了。剩下的每天跑场子、收车马、写软文,然后这样重复循环着。希望在这颗即将倒塌的大树上在摄取最后的养分。


上学时,教授曾让我们做过一次辩论。新闻产品的制造者应该多大程度上听取观众的想法。当时,有个同学举出了乔布斯的例子。如果你不做出来,观众是不知道这个产品可以有多好的。我总在想,如果新闻足够发达,民众足够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也许二战不会发生。如果人们足够理性,积累够多,也许陈冠希和阿娇就不用像过街老鼠一样忍辱负重十几年。三聚氰胺会被揪出,小孩子也不会在被性侵后无处申诉。可惜,我们今天的新闻已经不愿意再去听他们的声音了。


我很喜欢《新闻编辑室》里的结局,老查理死了。结局放出那天,很多网友说:新闻死了。
发表于 2021-7-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有没有。
发表于 2021-7-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那些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命题作文
发表于 2021-7-7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只有宣传,没有新闻」
原因是什么呢?当然是这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表于 2021-7-7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浏览各个门户网站,感觉完全一样,连布局都一样。
发表于 2021-7-7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
中国新闻媒体报道质量并没有下降,反而还提高了!只是给人造成了一种质量下滑的错觉!
为什么媒体质量提高了?
这里想强调一下,在我眼中新媒体,门户网站这些都算是媒体。
说一个比较极端的事:
2005年11月《东方日报》一个叫易敏的记者,报道了一个新闻《端午节是韩国遗产?》。声称韩国抢夺中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遗产!可事实是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并不是一回事。
关于江陵端午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详细介绍,其实就是一个萨满跳大神:
https://ich.unesco.org/en/lists?RL=00114造谣文章如下:
端午节是韩国遗产?紧接着,广州《新快报》的两名记者,就连续造谣了多篇文章,最夸张的是,在一篇孙中山是韩国人的文章里,证人叫“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朴芬庆”乃是“嫖愤青”的同音
详见:
“韩国抢夺中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遗产”系列谣言始末文章发布的当年,就引爆了舆论,登上了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多家电视台竞相报道,成为了2005年,2006年全民大讨论的一件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从此以后扭转了韩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形象,不可谓影响不恶劣。中间虽然也有辟谣,但是对于谣言的传播力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我们要知道2005年,2006年是什么时候?
这段时间正是中韩蜜月期的时候,当时正是韩国总统卢武铉上台,而卢武铉是彻头彻尾的亲华派,甚至被韩国媒体批评为对中国谄媚,事实上一直到朴槿惠2015年顶着压力,作为唯一发达国家的元首参加抗战70周年阅兵,韩国无论左右都有大量亲中派,中韩关系都处在一个相对蜜月期。
卢武铉清华大学演讲:我很崇拜毛泽东和邓小平吴邦国指卢武铉访华反映韩国高度重视中韩关系那么韩国民间呢:
05、06年的韩国老百姓还是对中国很有好感的,虽然现在韩国的门户论坛普遍对中国人评价不高,可是当年正式中韩关系发展高峰,韩国老百姓普遍对中国人相对友好。2002年世界杯,央视甚至报道了有韩国球迷打出的标语:中韩共进16强。
可就是这么一个如此豪放派的造谣,尽然能改变整个舆论环境,传播力度如此之大!
那么我们看看刚过去2017年,同等的国民级新闻议程:
刺死辱母案:新闻的第二天就立刻有舆论的不同声音出现,并且传播极广:
如何看待南方周末的报道《刺死辱母者》一文?说说聊城案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案件的具体内容,而是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同样的新闻事件,越来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相互辩论,讨论,在互动的过程中,完成了客观事实的呈现,并且对于人们的意识形态建构。
那么,我们在想想要是那些关于韩国的谣言,出现在2018年,是不是立刻就会被打脸!绝不会流传如此之广!
也许你会说,这是国内的议题,国外议题存在信息壁垒。
那么我再举一个国关的例子:
还是朝韩问题:今年引爆了一场关于对朝政策的论战,两排以北京大学国关院长贾庆国和浙江国关学会副会长朱志华为代表。整个流程大体是:8月贾庆国接受新浪国际的采访,重申国人认识朝鲜的三大误区,并被盘古智库等平台的微信公众号转载。9月朱志华在微信公众号上提出反对意见,并一来一票左派保守媒体的抨击,最后二人在社交媒体上唇枪舌战。虽然,到最后骂的比较难听,基本脱离讨论问题本身了,但是,我们去看一下媒体的作为,会发现,在这一新闻事件中,媒体报道的质量并没有下降。同时,各方媒体的交锋中,形成了一个舆论场,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交锋,同时更多的新闻事实得到了挖掘。
这放在几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2013年中央党校的某编辑,紧紧是因为质疑对朝政策,就被停职!相关媒体在一重大国际新闻议题中,基本毫无作为。基本就是把外交部的车轱辘话,完全又滚了几遍。
那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新闻媒体,基本能做到足够的新闻量来报道,而且不同的意识相同相互交锋,彼此竞争,在舆论场域中,完成了客观的事实陈述。这放在之前是完全不敢想的。
<hr/>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感觉到中国新闻媒体报道质量下降呢?
我觉得有这么几个问题:
1、媒体太多了,所以鱼龙混杂,很多人在骂媒体其实骂的只是他心理不喜欢的那个媒体。
2、大家对媒体的理解有误差:
首先,是中国特色的问题,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我国媒体长期处在一个被管控的状态,基本和学校医院等一样,不是事业单位,就是国企。把媒体按照部级,厅级,处级分成了三六九等的角色。很多人对媒体存在一个偏见,对其期待过高,把媒体当做一个“青天大老爷”的角色,比如曾经一度很火的焦点访谈,在很多地区被冠以“焦青天”的外号,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事。
其次,是整个世界的媒体环境变了,而且都已经变成常态了,就是网络媒体的崛起,包括自媒体和社交网络等。比如,现在大家有事,更愿意投诉微博还是找焦点访谈?
发表于 2021-7-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PS:非专业,轻喷
信息时代新闻业的“去专业化”趋势在近几年尤为明显。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基于受众偏好的大数据推送与信息茧房,使“劣币”爆火并占据主要市场。如今一些曾经的“良币”也开始尝试通过“劣币模式”进行转型(比如整活、玩梗、强烈主观性),新闻报道整体立足点将重新洗牌。
近十年以来,网络新闻(排除营销号)的报道简洁性、报道及时性、信源多样性三方面整体显著减弱,结构规范性、表达客观性、选题公共性三方面局部减弱[1]。
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的新闻号的输出内容,就和抢知乎热榜回答一样,不看你写的好不好,只管你抢得快不快。抢先回答热度问题,即使是两秒钟写出来没有内涵的情绪输出,也能获赞无数。普通用户如此无可厚非,但面向大众的媒体从来如此,并不让人信服。
如今的一些新闻自媒体也一样,受众不在意其客观性、专业性,只要你能整活、整得快,整得让观众姥爷开心,就能迅速崛起。
尤其是观察者网这种,每次看国外新闻就和看小品一样,总能为观众安排各种笑点,每个新闻都有编者的强烈价值偏见、夹带私货、渲染离谱,甚至没有记者,只靠道听途说并配上一些画面和并不相符的文字。俨然成为了一种搞笑团队。
诚然专业的新闻写作是比较枯燥的,但并不是说一味玩梗的新闻特色就是更好的。我们需要专业性的新闻,以求更好地了解时事。而不是被娱乐式的误导性媒体困在信息茧房。
茕尘幻梦:为什么观察者网在知乎风评颇差?
发表于 2021-7-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媒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读者想要客观公正,媒体却要真金白银。
(本回答偏长,时间少的朋友可跳过灰色字体内容)
首先说一点:做新闻是很费钱的。
拿一家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来说,如果要确保每期节目不少于20分钟且全年不间断播出,这家电视台至少需要30名采编播人员才能勉强应付。仅这30人一年的工资待遇(含五险一金、出差补助之类)就至少需要300万元,这还不包括维持机构正常运转的内勤人员和车辆、机器设备等更新淘汰所需。
这里需要补充回答两个问题——
其一是,新闻真的这么“贵”吗?不是说现如今是”人人是记者,个个是媒体“的时代吗?为什么我看到有的自媒体一两个人就能做新闻?
需要说明的是,那些集纳、点评新闻(B站有不少up主做这个)的作品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新闻,偶尔发一条微博、提供信息源更不能算新闻,其成本远远低于自行采编播。这就好比你做一道菜很辛苦,但如果要你自己去种菜、摘菜甚至生产油盐酱醋,这工作量就不是“辛苦”能形容的了;至于少量自行采编播的自媒体,他们的更新效率、新闻素材覆盖面完全无法与专业媒体相比,这就好比你在花盆里种棵西红柿、偶尔做个西红柿炒鸡蛋并不难,但要想全家每天都吃上自己种的菜难度可就大了去。
其二是,既然地市级新闻媒体这么耗钱、又没什么人看,为什么不直接关闭?
我估计部分知友平时比较少看本地的地市级媒体,所以会认为其可有可无;但现实情况是,如果离开地市级媒体,本地公安(交警、消防),教育,医疗卫生,民政,社保,气象以及水电气等等部门每家都得养一支较小的公开信息发布团队,否则你将很难获知本地重要的信息、更无法获得相对专业的解读,还可能导致小道消息满天飞。把这些团队消耗的成本累计起来,只怕是还要超过前者。
即使上述团队(包括一些集纳本地信息的自媒体团队)能满足公众的“信息刚需”,但基于自身诉求,团队不大可能像新闻媒体一样主动去寻找新闻线索,很多稀奇古怪的民生/社会类新闻就可能只在极小范围内传播,类似B站常见的“沙雕新闻合集”之类“快乐源泉”也会随之减少,并且同样可能导致谣言满天飞的局面。
再说第二点:新闻的读者并不愿意掏钱。
看到这里,我想有的知友就直接点评论开骂了——你们媒体新闻作品搞得那么烂,还想要我们掏钱?你看看BBC的纪录片、看看财新的深度,不是有很多读者愿意花钱吗?
OK,你愿意花钱看BBC和财新,但如果你看到的每一条原创新闻,无论其是来自国社、总台还是某讯、某浪、某头条等平台都需要付费,你会不会开骂?
列位,我们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新闻都不需要付费(指直接付费),这是因为国社、总台之类有政府站台,某讯、某浪、某头条等有客户站台。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付费却能轻松阅读原创新闻,是因为公权力或者资本已经替我们买单。
然而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买单者必然有其自身的诉求。恕我直言,除非我们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全都是道德模范用爱发电,或者买单者全都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否则只要“买单”行为存在,新闻就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这里又需要补充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有一部分读者愿意花钱养着媒体,是不是这样的媒体做出来的新闻就能“客观公正”呢?
抱歉,也不能。
“明月皎洁,诗人赞其皎洁,盗贼恶其明亮;春雨如油,农人喜其润泽,路人恶其泥泞。”读者的口味、对媒体的诉求各不相同,有时候即使是同一事件、不偏不倚的报道,由于读者所处的立场不同,其对报道的评价也会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即使一部分读者愿意花钱养媒体,天长日久其中也会有不少人对豢养的媒体不满;更何况,谁又能保证实际操控者不会反噬?
再说第三点:媒体的生存状态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有不少人感觉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新闻报道的水平要比现在高(不只是中国,BBC、《纽约时报》等亦是如此),这一点我一定程度上赞同。但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从根本上说是媒体自身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新闻媒体的买单者相对简单纯粹,正如编剧汪海林所言,“怀念煤老板,从不干预我们创作,除了要求找女演员外,没有别的要求。“
但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各种媒体都在争抢买单者,最直接的例子是以前节目赞助商只能插个口播“本节目由×××酒业赞助播出”,而现在收视率高的节目都要反复念诵赞助商,以至于诞生了华少这种“广告奇人”,一些网络综艺直接称赞助商为“金主爸爸”。
在这种情况下,买单者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多,媒体想要作出有价值、有态度的新闻就相对困难,本文开头所述“读者想要客观公正、媒体想要真金白银”的矛盾也就更加凸显。
这里再补充回答一个问题:那到底是以前那种状况比较好呢,还是现在这种状况比较好呢?
我不和稀泥,我认为现在的状况才比较好,或者说比较合理。
买单者简单纯粹的确更容易尊重媒体的自主权,但如果媒体从业者由此产生某种莫名的自负,就容易出现以个人主观判断代替客观事实、以偏见遮盖大局的现象(例如“缝肛门”事件、某湃新闻“寻找汤兰兰”等等);相反,竞争者多也就意味着媒体的声音更多,选择接受、认可哪种声音的权利应该在受众自身,而不应该由媒体越俎代庖。
发表于 2021-7-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在媒体体制周围工作,平常也有接触媒体的报道人员,经常会关注媒体内的新闻报道情况,就说点个人的理解吧。
说媒体报道质量下滑,有,但不是全部,偶尔一些大媒体还是会出质量很高的报道,但确实变少了。原因不外乎三个,1是钱,2是人,3是环境(排名不分先后):
钱。可能大家都通过各种途径听说这些年媒体过的不太好,特别是纸媒,确实广告商都去互联网投广告了,很少还有去纸媒投的,除了少数的一些房产大佬,也只是为了做做品牌,搞搞媒体背书。钱不多,自然大家的生活就不太好,有志向的就跳槽,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去好点的互联网公司做个内容总监什么的。剩下的可能就是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中待惯了。
人。前面说到了,一些传统媒体里牛B的人大多出去创业,另寻出路了。剩下的有点能耐的,迫于公司生存压力,可能一个人干两个人,三个人的活,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出精品是难了点。而且现在移动互联网传播速度这么快,还没等你报道,网上已经传疯了,真真假假,就算你出个质量很高的报道,网民也不相信是真的,因为很多时候假的反而是更适合吃瓜群众阅读的,他们也更愿意去相信这些。于是乎很多媒体人开始找一些噱头去做报道,因为业绩在那里,没阅读量就是没绩效,阅读量哪里来?裸体+尸体,丑闻+绯闻。哪里热就往哪里钻,毕竟流量来得快啊(最近的汤兰兰案就是个例子,真实情况大家已经不关心了,微博一片声讨记者)。
环境。嗯,总想搞点大新闻,就不怕大新闻砸了你的饭碗。多的就不说了,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还是安心吃瓜吧。真假自己分辨。
说个自己大学实习期间的经历吧:那时候黑煤窑事件正热,我在某新闻机构做热线部实习生,接到一个爆料说一个孩子从某煤窑逃了出来想接受记者采访,当时的我一头脑的新闻理想,赶紧找老师问可不可以派我去,老师不出声的扔给我一份红头文件。嗯就这样。
发表于 2021-7-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哪儿还有新闻,全是通稿而已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Unity开发者联盟 ( 粤ICP备20003399号 )

GMT+8, 2024-11-23 20:34 , Processed in 0.1237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