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GUI中使用Atlas后,原纹理是不需要进行打包或进行其他特殊处理的,因为理论上这些资源在运行时已不再需要。粒子系统所使用的纹理并不是Sprite类型的,因此不需要设置Packing Tag。
当UI纹理在设备上的显示分辨率低于原始分辨率时,会因为出现aliasing现象,导致UI局部变形。通常对于粗线条、块状的UI图素,变形通常是不明显的,但对于细线条的UI图素,则可能非常明显。 通常该问题可以考虑三种方式来改善: 在NGUI中将UIRoot的Scaling Style设置为Flexible,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UI纹理不会因为设备分辨率的限制而降低,而缺点在于相同的UI纹理在高分辨率设备上显得比较小,而在低分辨率设备上显得比较大,从而提高了UI布局的复杂度;将UI纹理的显示分辨率(Sprite的size属性)设定为高于原始分辨率,其缺点在于高分辨率设备上可能会产生模糊,但大多数情况下“模糊”相比于“走样”更不易察觉;开启UI纹理的Mipmap,从而在低分辨率设备上自动切换到低Level,以“模糊”替换“走样”,但缺点在于增加了纹理的大小,因此只适用于出现了明显变形的少量UI。
多分辨率适应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布局。通常可以通过 NGUI 中的 Anchor 组件来实现,能够保证 UI 到屏幕上指定锚点的距离;UI 背景图比例。通常我们建议将背景图的长宽比放大,以适配不同长宽比的屏幕,但要注意两边需要留空,或者保留可被裁掉的元素;UI 的整体缩放。可以通过 UIRoot 组件的 Scaling Style 来统一配置。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布局的需求通常也不同,因此还是需要结合实际开发情况来做调整。
OnTransformChanged是UI元素在移动时触发的,所以该回调的开销是不可避免的,但一般来说该回调本身耗时并不会太高。因此,当OnTransformChanged耗时很高时,有三种方式进行优化: 可以先查看是否有哪个或者哪些子函数占比较高,比如,当OnTransformChanged触发了OnDimensionChanged时,耗时会明显升高,而OnDimensionChanged则是在开启了Canvas的Pixel Perfect时才会出现的。那么就可以考虑是否在拖动时暂时关闭Pixel Perfect。如果主要是其自身开销造成,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移动的UI元素数量太大引起的。那么就可以从策略上减少UI元素数量,比如,做成拖动翻页的界面,一次性只需移动两页的UI元素等。如果使用的是Mask组件,那么可以尝试改为Rect Mask 2D组件,同样会有性能上的提升。
在 Editor 下,当调用GetComponent() 且 T组件并不在当前的GameObject 上时,确实会出现GC Alloc,但这在发布后是不会出现的,因此建议在真机上做一个验证。这是因为在Editor下,Unity的MissingComponentException实现所致,在出现以上情况时,Unity 并不是直接返回一个 NULL,而是返回一个代理 Object用来储存一些相关信息,在后续被访问时可以给出更详细的报错信息。
将较多的动态UI元素分组放在不同的UIPanel中确实是UWA比较推荐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重建的概率,某些分组中可能没有UI元素发生变化,从而不会进行重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重建的开销。通过分组,可以将每个UIPanel所产生的Mesh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控制其重建的开销(通常重建的开销会因Mesh的增大而明显升高,且不是线性的关系)。虽然这种做法会产生额外的DrawCall,但DrawCall的开销与网格重建相比通常都非常小。
UIPanel.LateUpdate持续分配较大量的堆内存,说明UI界面在制作上存在以下问题: Panel中Widgets数量过多,且存在频繁的变动,导致UIPanel需要进行大量的网格重建;动静态UI元素没有分离;建议研发团队对UI界面的制作进行进一步检测,尽可能将静态UI元素和动态UI元素分开,存放于不同的Panel下。同时,对于不同频率的动态元素也建议存放于不同的Panel中。
通常特效是指粒子系统,而粒子系统的渲染和UI是独立的,仅能通过Render Order来改变两者的渲染顺序,而粒子系统的变化并不会引起UI部分的重建,因此特效的放置并没有特殊的要求。
这个是PC上的鼠标交互事件造成的,是UI界面的Active操作,所以触发了各种相关的OnEnable调用,研发团队可以在Profiler中进行进一步定位,查看根源。 一般来说,GameObject的Activate操作本身是不会产生堆内存分配,但它引发的各种底层类的OnEnable会产生堆内存的分配。开发团队可以参考这里加深理解: http://blog.uwa4d.com/archives/Simple_PA_NGUI.html
实际上GameObject.Activate/Deactivate本身通常不会产生很高的开销,主要都是由其上或其子节点上的组件的OnEnable/OnDisable操作引起,比如UI相关的组件在OnEnable和OnDisable中都会有较多的操作,所以较复杂的UI界面的GameObject.Activate/Deactivate会有很高的开销。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是由自定义的脚本造成,那么就需要考虑优化OnEnable/OnDisable的逻辑;如果是UI,那么可以对频繁切换激活状态的UI采用平移出屏幕、修改Culling Layer等方式来替换。
可以尝试通过添加一个 Layer 如 OutUI, 且在 Camera 的 Culling Mask 中将其取消勾选(即不渲染该 Layer)。从而在 UI 界面切换时,直接通过修改 Canvas 的 Layer 来实现“隐藏”。但需要注意事件的屏蔽,禁用动态的 UI 元素等等。 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切换时基本没有开销,也不会产生多余的 Draw Call,但缺点在于“隐藏时”依然还会有一定的持续开销(通常不太大),而其对应的 Mesh 也会始终存在于内存中(通常也不太大)。 以上的方式可供参考,而性能影响依旧是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这确实是需要注意的,通过移动的方式“隐藏”的UI界面只适用于几个切换频率最高的界面,另外,如果“隐藏”的界面持续开销较高,可以考虑只把一部分Disable,这个可能就需要具体看界面的复杂度了。一般来说在没有UI元素变化的情况下,持续的 Update 开销是不太明显的。
准确的说这些 GC Alloc 并不是由Instantiate 直接引起的,而是因为被实例化出来的组件会进行 OnEnable 操作,而在 OnEnable 操作中产生了 GC,比如以上图中的函数为例: 上图中的 Text.OnEnable 是在实例化一个 UI 界面时,UI 中的文本(即 Text 组件)进行了 OnEnable 操作,其中主要是初始化文本网格的信息(每个文字所在的网格顶点,UV,顶点色等等属性),而这些信息都是储存在数组中(即堆内存中),所以文本越多,堆内存开销越大。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少出现次数。 因此,我们不建议通过 Instantiate/Destroy 来处理切换频繁的 UI 界面,而是通过 SetActive(true/false),甚至是直接移动 UI 的方式,以避免反复地造成堆内存开销。
有这么几种可能: 一次展开文字太多了。这种情况在部分高通机型和Unity早期版本上都经常出现,现在也偶尔有,究其原理是FontTexture的扩容操作做得不够快或者收到了硬件驱动的限制。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1)减少面板中的字体内容;(2)一开始就用超大量的字体去扩容,将动态字体的FontTexture扩大到足够大;文字渲染与开发团队编写的多线程渲染发生了冲突。这种情况也常有发生,特别是通过GL.IssuePluginEvent方式来开启多线程渲染的项目,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就我们的优化经验来看,第一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Font.CacheFontForText主要是指生成动态字体Font Texture的开销, 一次性打开UI界面中的文字越多,其开销越大。如果该项占用时间超过2s,那么确实是挺大的,这个消耗也与已经生成的Font Texture有关系。简单来说,它主要是看目前Font Texture中是否有地方可以容下接下来的文字,如果容不下才会进行一步扩大Font Texture,从而造成了性能开销。
UI和特效(粒子系统)的加载开销在多数项目中都占据较高的CPU耗时。UI界面的实例化和加载耗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 纹理资源加载耗时 UI界面加载的主要耗时开销,因为在其资源加载过程中,时常伴有大量较大分辨率的Atlas纹理加载,我们在之前的Unity加载模块深度分析之纹理篇有详细讲解。对此,我们建议研发团队在美术质量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UI纹理进行简化,从而加快UI界面的加载效率。 2. UI网格重建耗时 UI界面在实例化或Active时,往往会造成Canvas(UGUI)或Panel(NGUI)中UIDrawCall的变化,进而触发网格重建操作。当Canvas或Panel中网格量较大时,其重建开销也会随之较大。 3. UI相关构造函数和初始化操作开销 这部分是指UI底层类在实例化时的ctor开销,以及OnEnable和OnDisable的自身开销。 上述2和3主要为引擎或插件的自身逻辑开销,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或降低这两个操作的发生频率。我们的建议如下: 在内存允许的情况下,对于UI界面进行缓存。尽可能减少UI界面相关资源的重复加载以及相关类的重复初始化;根据UI界面的使用频率,使用更为合适的切换方式。比如移进移出或使用Culling Layer来实现UI界面的切换效果等,从而降低UI界面的加载耗时,提升切换的流畅度。对于特效(特别是粒子特效)来说,我们暂时并没有发现将UI界面和特效耦合在一起,其加载耗时会大于二者分别加载的耗时总和。因此,我们仅从优化粒子系统加载效率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粒子系统的加载开销,就目前来看,主要和其本身组件的反序列化耗时和加载数量相关。对于反序列化耗时而言,这是Unity引擎负责粒子系统的自身加载开销,开发者可以控制的空间并不大。对于加载数量,则是开发者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在我们目前看到的项目中,不少都存在大量的粒子系统加载,有些项目的数量甚至超过1000个,如下图所示。因此,建议研发团队密切关注自身项目中粒子系统的数量使用情况。一般来说,建议我们建议粒子系统使用数量的峰值控制在400以下。
这是很可能出现的。unload(false)卸载AssetBundle并不会销毁其加载的资源 ,是必须调用 Resources.UnloadUnusedAssets才行。关于AssetBundle加载的详细解释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你应该知道的AssetBundle管理机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Unity开发者联盟 ( 粤ICP备20003399号 )
GMT+8, 2024-11-24 09:00 , Processed in 0.1513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