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这个回答是多年前写的,而媒体行业变化很大,有些内容或许有些不合时宜,有的媒体甚至都已“退隐江湖“,不过关于媒介素养的探讨并未过时,请各位知友辩证来看,谢谢。
以下为原回答:
谢邀。对于你的问题,你需要相对而言“没有态度的新闻”,这基本不可能,新闻都是被“建构”的,都是一定的框架之下的产物。但是你想要找到“妥协于现实”的方法,还是有的。
我试着这样理解,一件事情发生后,你需要的是相对“真实而客观的信息”,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局限在新闻上呢,很多时候,媒体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实而全面的信息,在这样一个社会化媒体大发展的时代,有太多的渠道你可以利用去获取信息了。
由此我们的问题变成了,我们应该看什么?我们应该怎么看?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这也就说是我们说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概念来自于英文“medialiteracy”。 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媒介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是对人们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
一.我们应该看什么?
国内相对来说,生产“没有态度的新闻”或者能够给你相对真实可信的消息的媒体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参考消息、财经、财新新世纪、南方周末、新京报、东方早报等等(不完全列举)。
不要说什么不看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什么的,毕竟人家是中央官方媒体,尽管有着某种意识形态因素,但是这些媒体的消息都代表官方,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另外,请注意区分,新华社电和新华网,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央视和央视网,网站或者其微博上的信息不能等同于该机构的态度,因为网站上很多都是转载的,信息也很杂乱,审核过程远没有那么多。
对于同一事件,要去看不同媒体的报道。如果是地方的事件,要看地方的日报、晚报。如果是重大事件,要看外媒的报道。
外媒我简单列举几个,其实大家也都耳熟能详,比如突发事件直播看CNN、BBC和三大通讯社的消息,重大事件深度报道看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如果涉及经济话题可以看The Economist,另外NHK也应该关注,值得一提的NHK的很多新闻专题片做得很不错。
媒体人或组织的网站、微博、公共账号,比如徐达内小报、观察者网、网易另一面、腾讯今日话题、“坏新闻”、世相等等。当然还包括很多媒体人和学者的微博,我就不列举了。
如果新闻涉及到某个行业,那么该行业的专业领域网站或者论坛也是可以参考的,比如涉及到医学的可以去看看“丁香园”。如果不愿意去看那些网站,至少可以看看果壳和知乎。
二.我们应该怎么看?
进行完第一步,或许你已经看了很多的报道,这些报道可能角度不一样,那么这就需要注意两点:对比和核实。
对比就是看不同媒体同一时期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看看媒体公认的基本事实有哪些?事情的脉络是怎样的?有哪些争议点? 有哪些事实并不清楚?
一个事情刚刚发生,如果事情比较复杂,那么就要继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进程,媒体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呈现全部事实。马克思曾经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他认为,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始终是在形成的过程中,在报刊上永远也不会有终结的东西。只要报刊随着客观事物有机地运动着,那么,全部事实就会被完整地揭示出来。
在实际新闻操作中,一个记者的职能是有限的,一两篇达到了“具体真实”要求的新闻报道要反映整个社会实践也是不可能的。而又众多新闻工作者和众多的新闻报道组成的报刊则是一个整体,他有机地运动着,把发展着地各种事实和观点展现出来,使这些材料组成一个整体、连续不断的报道,“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
在这个过程之中,受众能起到反馈修复的作用。比如,在汶川地震中出名的“背妻男”,事后很多受众质疑其所作所为,于是引起了媒体的再次追踪报道,让受众了解到,他并非大仁大义之人,不过是个普通的人。受众的质疑往往会引起媒体的再次报道,让更加全面深度的事实显现出来。
下一步,核实。我们要看,新闻的信源来自哪里?信源是否可信?比如此次马航事件,事故原因尚不明确,中国的媒体拥有的一手材料并不多,所以多是转引其他媒体的报道,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引用或许无法对事实本身细节进行核实,但是可以对消息来源情况进行核实。至少可以查一下,你引用的新闻是哪家媒体报道的?这家媒体接触到的是一手信息还是转引的别的媒体?消息源的原文是怎样表述的?这消息到底是谁说的,是官方还是相关人员?官方是哪个部门哪个级别?这个部门与该事件的关联度有多大?是否有资格解释这一事件?传播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偏差?以及外语新闻翻译成中文后用词是否准确……
越是违背常理,让你觉得很惊讶的新闻,其原因越不可能用简单的理由去解释。比如当年央视新闻调查做了一期《天价住院费》的节目,患者在哈尔滨某医院前前后后花了近五百万元,结果家属质疑医院,最后节目组调查把问题归结到了医院管理不善,医院乱收费上。但是大家可以去看《财经》杂志的《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真相调查》,就会发现医院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而是和家属的特殊背景有关,进而讨论的是过度医疗和伦理道德的问题。
三.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或许我说的方式,你会认为,我就是一个普通读者,我干嘛要做那么多事情,我干嘛要所谓的媒介素养,你们记者就不能做到相对“客观”吗?
对,这正是新闻业需要反思的。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取决于他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包括他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把这一概念用于新闻,那就是说新闻所表现的是中产阶级话语。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成为了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达,而中产阶级的真理是不同于客观真理的。即使是新闻从业者在生活中并不一定就是中产阶级,但是由于其所在的新闻机构的价值观构成,也使得他们学习并掌握一套中产阶级语态。正如一个人有意无意地按照某种理念去生活,就有可能被断章取义成某种标签,比如“文艺”、“小清新”等等。而一旦被定义成某种标签,就极容易被标签绑架,反过来遵循标签所规定的生活模式。
所以新闻从根本上说具有一种机构的属性。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现代新闻组织密不可分,而专业规划服从的是组织的需要。两者之间尽管偶尔也有竞争,比如争夺对工作程序的控制,争夺维护新闻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力等等,但两者最终统一于使现状合法化的目标,结果携手协作,共同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1] 新闻通过赋予事件一种公共性格,把单纯的事件转化成公众讨论的事件。但是新闻报道总是讲问题归结到秩序、法制、体制,而不讲阶层对抗,不考虑历史原境,我们可以将其视作是新闻工作者没有全面而深入的去看待问题,或者是某种有意无意的回避。
新闻专业主义的意涵也绝不仅仅是某种独立的地位,或者客观公正处理新闻的方式。想要让新闻真正的“专业”起来,不仅仅是要准确记录下事实,更要表达出事件的意义。新闻从业者决不能局限于新闻传播这个小圈子中看社会,沉浸在某种优越感的虚幻之中,而是要冷静而批判地去怀疑,积极而乐观地去参与,细致而耐心地去解构,辩证而审慎地去建构,这样媒体才能承担起其应有的社会角色。
那么,我也想问一句为什么要相对“没有态度”呢?这态度指的是偏见、刻板印象、还是预设立场?有态度的新闻难道就一定不好,就一定不会给我们带来有用的信息吗?
新闻是人生产的,报道的事情也是人参与的,在经过多重包装之后,解铃还须系铃人,你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也有自己的偏好,也有自己的态度。之所以要求相对“没有态度”,我试着理解为你是不希望被别人左右,不希望自己得到被人精心修饰过的信息。
就好像一个人刚刚毕业进入到某个机关,大家都说在机关里做事要小心,与人交往要注意,该听什么不该听什么,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独立而清醒的认识,要不永远都会害怕被人算计。
不同的人会给你不同的东西,只有你建立起一个接收的标准,有理性和清晰的辨别能力,才会得到你想要的。这时候,已经那个人的态度无关了,因为你的已经获得了你想要的东西。
[1] 盖伊塔奇曼. 做新闻[M]. 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