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2|回复: 0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读书笔记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读书笔记1/8

之前读《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时充满了理想化的澎湃感,现在媒体集体失格才发现其本质终究还是资本工具,它成立的性质让这种情况避无可避,无比绝望。在从事传媒与广告行业的早期,我就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每天生产资本驱动下的互联网垃圾真的没意思透了,但这几年我试着在找平衡点,至少在里面留下点自己觉得安心的东西,那就得过且过吧。尽管如此,但从前我对基本的社会良知还是抱有信心的,相信在严肃问题下,资本和政治会让步社会舆论,没想到当代的中国传媒竟发展成可以资本下翻云覆雨的工具。资本永不眠,希望大众不乌合人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第六个部分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成为独立的权利监督者。提到权利监督,就会想起西方对新闻界“看门狗”的比喻,强调新闻媒体为了维护公众利益,有权对政府管理者进行监督,将不法行为进行曝光的权利。也难怪有人说这种监督就是“让难受的人好受,让好受的人难受。”但这样理解,未免太狭隘了。媒体实行监督权的目的不是为了慰政府呀,而是为了防止暴政出现。所以新闻机构不仅应该关注权利的无效工作,同时也要关注它们的有效工作。正面负面报道要实现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媒体的监督权落实到位。

-新闻从业者对待新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对待新闻,我们应该首先忠于事实真相。任何经过刻意加工和改编的新闻都不应该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的初衷,也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将事实的真相原封不动地通过新闻的手段传播出去,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在面对一些新闻素材的收集时,我们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思考。那就是,新闻是什么?新闻本身的意又与价值又是什么?在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在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上更加快捷,但是其中也隐藏着许多危机,在微博或论坛这样供大众交流的平台上,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布文字、图片和影像信息,而后会有更多的人进来参与讨论,这些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反而更像是一些人在网络上的感情宣泄,因为新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客观性,脱离了这个特征便不能称之为新闻,那些在网络上借新闻之名发布的带有明显主观感情的文章,往往会误导群众抛却自己的判断,陷入极端情绪的误区中,这种伪新闻对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从道德层面上来看,新闻的本身应该是客观和公正的,独立于被报道者之外,必须做到全面均衡,并且不论新闻是采取正面报道还是侧面披露的手段,其目的都应该是引导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走向正确的方向

随笔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Unity开发者联盟 ( 粤ICP备20003399号 )

GMT+8, 2025-5-2 08:02 , Processed in 0.1346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