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3|回复: 0

【新闻评论】要以科普战胜“眼前”的虚假宣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2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降低度数”“近视克星”“近视治愈”……近年来,种种带有误导性表述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宣传层出不穷。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称,将严厉打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呵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11月9日 中国新闻网)

  市场监管总局对此采取行动固然能有效遏制铺天盖地的虚假宣传,但若想让“眼前”的虚假宣传不再故技重施、招摇撞骗,以科普的方式增强消费者的认知和明辨能力才是长久之策。

市场监管总局在通知中明确了重点任务,从严厉打击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加大抽查监测力度、加强媒介区域监管、强化行政指导四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此举定然对肃清当前市场中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虚假宣传的风气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视防控产品虚假宣传仅仅只是“虚假宣传冰山”的一角,将此类产品的坑填平了,又有不少其他产品打着“科学”的旗号大行其道,在煽动人心的宣传营销下忽悠消费者当“冤大头”。在虚假违法营销宣传盛行的当下,单靠政府部门的强制手段只能解一时之需、一“问题”之需,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才能让消费者在面对虚假宣传时不沦为待宰羔羊。

虚假宣传在营销过程中利用了部分消费者对产品不熟悉和对相关知识不了解的情况,以天花乱坠的辞藻和违背科学的功用对产品信口开河,轻松让消费者“上钩”。要想从消费者的角度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就应以科普战胜虚假宣传,通过科普的方式,往往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明辨能力,从而认识到某些产品的宣传话语经不起科学的推敲,这些稍加质疑便原形毕露的产品无疑是游走在虚假违法营销的钢丝上。科普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知识,从而让他们有能力判断产品的功效是否符合科学,更能使消费者形成对产品的理性审视,令他们不会在几句花言巧语下就掏出钱包,三思而后行。

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像雷厉风行的政策一样对特定虚假宣传的减少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小视频传播、科普文章传播等多种方式长期向消费者普及各类科学知识,提升消费者的科学素养,让消费者不再被虚假宣传蒙蔽双眼,是让虚假宣传哑火的长久之策。

于2021年11月9日
<hr>
新闻事件: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9日发布《关于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通知称,严厉打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Unity开发者联盟 ( 粤ICP备20003399号 )

GMT+8, 2025-5-7 14:51 , Processed in 0.1084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