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技术追求(内驱力) 说到底,技术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任何一家大厂都希望它招聘进来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初级、高级还是主程)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大厂会围绕你内心中对技术的追求态度展开探索。你是只把技术当成是谋生的工具?还是会把技术当成终生探索的事业?这一点,对于大厂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面试过程中,你会经常被问及此类问题,如:“最近或者接下来会研究什么技术?怎么研究?”、“平时喜欢看书吗?看什么类型的书 ?”、“平时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样的?能简单说说吗?”等等。 c) 克服困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中,无论你技术有多牛,能够解决问题才是真的牛。大厂的逻辑是,我要招的人,是能够帮助公司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而不是来制造问题的。因此,大厂格外关注求职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实施的方式。项目中遇到的任何一个能够被称为“困难”的问题,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当事人具备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
所以,在面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被问类似于这样的问题 —“在你做过的项目中,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困难)是什么?你当时是怎么解决的?”。这类问题,往往需要面试者清晰地描述出当时的困难是什么?我们解决的步骤是什么?为什么是选择这样的路径解决的?其实,任何解决方案最终评估它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是性价比。在项目研发中,我们往往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而不是“最好”的方案,当然我们有时候也要考虑解决方案所带来的技术负债(技术负债比喻由漫无计划的软件架构,或者匆忙的软件开发引起的后果。又称为设计负债。),最终做一个权衡。
2. 第二关:决定你是否能过试用期,主要由以下两点作为依据。
a) 又猛又持久(别想歪了)
又猛又持久意思是,在工作中,作为新人的你是否足够拼,并且是否能够持久地去拼搏。这里的拼并不是指你要去997、007那样工作。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讲一个道理,年轻人相比于行业老兵拥有的优势就是时间多,精力旺盛。那我们就应该发挥我们这个优势,在工作中尽量释放我们的精力,加倍速的成长。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就能在更小的年纪达到老人的技术实力。相反的,如果你入行后,在你专业上花的时间和行业老兵一样,那么理论上,你永远无法超越那个老人。
有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参考下,假设我们每天进步1%,那么一年后,理论上你的能力就能增长1.01的365次方倍,也就是37.8倍,多么恐怖的成长速度啊!行业里很多大佬,其实就是这样指数级成长起来的,这也是独立游戏圈一些六边形大佬养成的秘诀。
b) 心态开放
心态开放意思是,在面对新技术、面对别人更好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是否能够做到心态平和地去学习。在职场中,“空杯心态”是尤为重要的。我们经常发现某个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成长,往往是因为这个人没法做到“空杯心态”,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或者内心中排斥外界先进的思想,这是件非常可怕也非常可惜的现象,希望同学们警醒。
做到以上两点,同学们哪怕身处大厂周围环绕各种大牛,也可以放心自己不会被淘汰,甚至可能会被重点培养。因为即便在大厂里,能完全做到以上两点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进入职场后成长速度会一年不如一年,最后开始凭借自己的履历混日子,最终被年轻人淘汰。
3. 第三关比较依靠个人特质以及个人的综合能力,比较玄学,这里就不展开来详细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