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9|回复: 0

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一个更整体的视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4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丨苏剑林
单位丨广州火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丨NLP,神经网络
个人主页丨kexue.fm
最近把优化算法跟动力学结合起来思考得越来越起劲了,这是优化算法与动力学系列的第三篇,我有预感还会有第四篇,敬请期待。
简单来个剧情回顾:第一篇中我们指出了其实 SGD 相当于常微分方程(ODE)的数值解法:欧拉法;第二篇我们从数值解法误差分析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可以通过梯度来调节学习率,因此也就解释了 RMSprop、Adam 等算法中,用梯度调节学习率的原理。
本文将给出一个更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两个事情,并且试图回答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为什么是梯度下降?
注:本文的讨论没有涉及到动量加速部分。
梯度下降再述

前两篇文章讨论的观点是“梯度下降相当于解 ODE”,可是我们似乎还没有回答过,为什么是梯度下降?它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之前我们只是在有了梯度下降之后,去解释梯度下降,还没有去面对梯度下降的起源问题。
下降最快的方向
基本的说法是这样的:梯度的反方向,是 loss 下降得最快的方向,所以要梯度下降。人们一般还会画出一个等高线图之类的示意图,来解释为什么梯度的反方向是loss下降得最快的方向。
因此,很多人诟病 RMSprop 之类的自适应学习率优化器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它们改变了参数下降的方向,使得优化不再是往梯度方向下降,所以效果不好。
但这样解释是不是足够合理了呢?
再描述一下问题
正式讨论之前,我们把问题简单定义一下:
1. 我们有一个标量函数 L(θ)≥0,这里的参数 θ 可以是一个多元向量;
2. 至少存在一个点 ,使得,也就是说,L(θ) 的最小值就是 0;
3. 给定 L(θ) 的具体形式,我们当然希望找到让 L(θ)=0 的 θ,就算不行,也希望找到一个 θ 让 L(θ) 尽量小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第 2 点,它其实并不是必要的,但有助于我们后面描述的一些探讨。也就是说,第 2 点其实只是一个假设,要知道,随便给我们一个函数,要我们求最小值的位置,但一般来说我们并不能事先知道它的最小值是多少。
但是在深度学习中,这一点基本是成立的,因为我们通常会把 loss 设置成非负,并且得益于神经网络强大的拟合能力,loss 很大程度上都能足够接近于 0。
考虑loss的变化率
好,进入正题。假设在优化过程中参数 θ 按照某种轨迹 θ(t) 进行变化,那么 L(θ) 也变成了 t 的函数 L(θ(t))。注意这里的 t 不是真实的时间,它只是用来描述变化的参数,相当于迭代次数。
现在我们考虑 L(θ(t)) 的变化率:
这里  就是 dθ/dt, 表示普通的内积。我们希望 L 越小越好,自然是希望上式右端为负数,而且绝对值越大越好。假如固定的模长,那么要使得上式右端最小,根据内积的特点,θL 和的夹角应该要是 180 度,也就是:
这也就说明了,梯度的反方向确实是 loss 下降最快的方向。而根据第一篇文章,上式不就是梯度下降?于是我们就很干脆地导出了梯度下降了。并且将 (2) 代入到 (1) 中,我们得到:
这表明,只要学习率足够小(模拟 ODE 模拟到足够准确),并且 θL≠0,那么 L 就一定会下降,直到 θL=0,这时候停留的位置,是个极小值点或者鞍点,理论上不可能是极大值点。
此外,我们经常用的是随机梯度下降,mini-batch 的做法会带来一定的噪声,而噪声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鞍点的概率(鞍点有可能对扰动不鲁棒),所以通常随机梯度下降效果比全量梯度下降要好些。
RMSprop再述

其实如果真的理解了上述推导过程,那么读者可以自己折腾出很多不同的优化算法出来。
不止有一个方向
比如,虽然前面已经证明了梯度的反方向是 loss 下降最快的方向,但凭什么就一定要往降得最快的的方向走呢?虽然梯度的反方向是堂堂正道,但也总有一些剑走偏锋的,理论上只要我保证能下降就行了,比如我可以取:
注意 θL 是一个向量,sign(θL) 指的是对每一个分量取符号函数,得到一个元素是 -1 或 0 或 1 的向量。这样一来式 (1) 变为:
其中 表示向量的 L1 距离。这样选取也保证了 loss 在下降,理论上它收敛在 θL=0 之处。
其实我们还有(假设梯度分量非零):
结合 (4) 和第二篇文章,再配合滑动平均,可以发现这一节说的就是 RMSprop 算法。
也就是说,自适应学习率优化器中,“学习率变成了向量,使得优化方向不再是梯度方向”根本不是什么毛病,也就不应该是自适应学习率优化器被人诟病之处。
不走捷径会怎样
但事实上是,真的精细调参的话,通常来说自适应学习率最终效果真的是不如 SGD,说明自适应学习率优化器确实是有点毛病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剑走偏锋,虽然一开始你走的比别人快,后期你就不如别人了。
毛病在哪呢?其实,如果是 Adagrad,那问题显然是“太早停下来了”,因为它将历史梯度求和了(而不是平均),导致后期学习率太接近 0 了;如果是上面说的 RMSprop,那么问题是——“根本停不下来”
其实结合 (4) 和 (6) 我们得到:
这个算法什么时候停下来呢?实际上它不会停,因为只要梯度分量非零,那么对应的 的分量也非零(不是 1 就是 -1),从而在理论上看,这个算法并没有不动点,所以它根本不会停。
为了缓解这个情况,RMSprop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采取了对分母滑动平均、加上 epsilon(防止除零错误)这两个技巧。
但这只能算是缓解了问题,用 ODE 的话说就是“这个 ODE 并不是渐近稳定的”,所以终究会经常与局部最优点插肩而过。这才是自适应学习率算法的问题。
一点捣鼓

前面说了,如果真的理解过这个过程,其实自己都可以捣鼓出一些“独创的”优化算法出来,顺便还分析收敛情况。下面介绍我自己的一个捣鼓过程,还让我误以为是一个能绝对找出全局最优点的优化器。
观看下面内容之前,请确保自己已经理解前述内容,否则可能造成误导。
以全局最优为导向
这个捣鼓的出发点在于,不管是 (2)(对应的收敛速率为 (3))还是 (7)(对应的收敛速率为 (5)),就算它们能收敛,都只能保证 θL=0 ,无法保证是全局最优点(也就是不一定能做到 L(θ)=0)。
于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是: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最小值是零,为什么不把这个信息加上去呢?
于是类比前面的思考过程,我们可以考虑:
这时候式 (1) 变得非常简单: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线性微分方程,而且解是 ,随着 t→+∞,L(t)→0,也就是说 loss 一定能收敛到零。
真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没有,我们来看式 (8) ,如果跑到了一个局部最优点,满足 θL=0, L>0,那么式 (8) 的右端就是负无穷了,这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在数值计算上是无法实现的。
开始我以为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似乎对分母加个 epsilon 避开原点就行了。但进一步分析才发现,这个问题是致命性的。
为了观察原因,我们把式 (8) 改写为:
问题就在于 1/||θL|| 会变得无穷大(出现了奇点),那能不能做个截断?比如考虑:
其中 M0 是个常数,这样就绕开了奇点。这样子做倒是真的能绕开一些局部最优点,比如下面的例子:
▲ 含有两个极小值点的一元函数
这个函数大约在 x=0.41 之间有一个全局最优点,函数值能取到 0,但是在 x=3 的时候有一个次最优点。如果以 x0=4 为初始值,单纯是用梯度下降的话,那么基本上都会收敛到 x=3,但是用 (11),还是从 x0=4 出发,那么经过一定振荡后,最终能收敛到 x=0.41 附近:
▲ 模拟“独创版”梯度下降轨迹
可以看到,开始确实会在 x=3 附近徘徊,振荡一段时间后就跳出来了,到了 x=0.41 附近。作图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f(x):
    return x * (x - 1) * (x - 3) * (x - 3) + 1.62276

def g(x):
    return -9 + 30 * x - 21 * x**2 + 4 * x**3

ts = [0]
xs = [4]
h = 0.01
H = 2500

for i in range(H):
    x = xs[-1]
    delta = -np.sign(g(x)) * min(abs(g(x)) / g(x)**2, 1000) * f(x)
    x += delta * h
    xs.append(x)
    ts.append(ts[-1] + h)

print f(xs[-1])
plt.figure()
plt.clf()
plt.plot(ts, xs, 'g')
plt.legend()
plt.xlabel('$t$')
plt.ylabel('$\\theta(t)$')
plt.show()

然而,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它没有什么价值,因为真的要保证跳出所有的局部最优点,M 必须足够大(这样才能跟原始的 (10) 足够接近),而且迭代步数足够多。
但如果真能达到这个条件,其实还不如我们自己往梯度下降中加入高斯噪声,因为在第一篇文章我们已经表明,如果假设梯度的噪声是高斯的,那么从概率上来看,总能达到全局最优点(也需要迭代步数足够多)。所以,这个看上去很漂亮的玩意,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文章小结

好了,哆里哆嗦捣鼓了一阵,又水了一篇文章。个人感觉从动力学角度来分析优化算法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能让你以一种相对轻松的角度来理解优化算法的魅力,甚至能将很多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
一般的理解优化算法的思路,是从凸优化出发,然后把凸优化的结果不严格地用到非凸情形中。我们研究凸优化,是因为“凸性”对很多理论证明都是一个有力的条件,然而深度学习几乎处处都是非凸的。
既然都已经是非凸了,也就是凸优化中的证明完备的这一优点已经不存在了,我觉得倒不如从一个更轻松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这个更轻松的角度,就是动力系统,或者说常微分方程组。
事实上,这个视角的潜力很大,包括 GAN 的收敛分析,以及脍炙人口的“神经 ODE”,都终将落到这个视角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投 稿 通 道#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优质内容以更短路径到达读者群体,缩短读者寻找优质内容的成本呢? 答案就是:你不认识的人。
总有一些你不认识的人,知道你想知道的东西。PaperWeekly 或许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促使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学者和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PaperWeekly 鼓励高校实验室或个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分享各类优质内容,可以是最新论文解读,也可以是学习心得技术干货。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知识真正流动起来。
  来稿标准:
稿件确系个人原创作品,来稿需注明作者个人信息(姓名+学校/工作单位+学历/职位+研究方向)
如果文章并非首发,请在投稿时提醒并附上所有已发布链接
PaperWeekly 默认每篇文章都是首发,均会添加“原创”标志
  投稿方式:
方法一:在PaperWeekly知乎专栏页面点击“投稿”,即可递交文章
方法二:发送邮件至:hr@paperweekly.site ,所有文章配图,请单独在附件中发送
请留下即时联系方式(微信或手机),以便我们在编辑发布时和作者沟通
关于PaperWeekly

PaperWeekly 是一个推荐、解读、讨论、报道人工智能前沿论文成果的学术平台。如果你研究或从事 AI 领域,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点击「交流群」,小助手将把你带入 PaperWeekly 的交流群里。
加入社区:<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perweek.l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paperweek.ly/a>
微信公众号:PaperWeekly
新浪微博:@PaperWeekl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Unity开发者联盟 ( 粤ICP备20003399号 )

GMT+8, 2024-11-15 08:38 , Processed in 0.1588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