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吹水为主,但善于(乐于)”分享“,尤其是通用型、非深度型知识。如果只是这样,其实还好,还算不上差。但是再加上在几千的数据集上玩转着各种汹涌磅礴的End2End Deep Model,甚至模型还带着各种bug,在过拟合的时光中甚至麻痹了自己总结出一些几乎可以说意淫出来的结论。毒害自己也就罢了,可恨的是还有这种背景的工作在顶会发表出来,在知乎or other各种平台宣传出来,被各种入门的同学所追捧。所以,研究层面,这是我所见识过的差吧。(产品型)刚才说的场景可能偏学校或者研究部门,那这里要说的就是偏解决产品问题的算法工程师了。当然,属于1的筒子到了2岗位也自然会不甘示弱成为奇葩,但是2又有一些独特的个体。我所见识过的这样的筒子以大数据之道绑架旁人,嘲讽着别人的数据为鸡肋,非海量样本不统计;以调包侠之道欺骗自己,写着漫天的bug,调用着使用了数以月记的高star项目还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的开源工具,被庞大的用户粘性欺骗了自己,以为自己站在机器学习制高点,改变世界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