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技术01 发表于 2021-9-16 21:21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本题已收录至知乎圆桌:理想家庭,欢迎关注。我们将从亲情及爱情、家庭关系、育儿方式、隔代相处等多角度切入,展开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的讨论。
现在的寒门,还能出贵子吗?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到处要花钱,而家境不好的孩子,没有这份背景和资本,他们还能成功吗?

acecase 发表于 2021-9-16 21:26

给大家讲个故事。



话说,这是一个关于两对双胞胎的故事。

那是1988年,那一年,有两对同卵双胞胎在哥伦比亚波哥大的一个医院同时出生 。

然而坑爹的是,医院的一个乌龙,把他们4个双胞胎搞混了。。 就这么的,当成了两对异卵双胞胎,让他们各自的家庭领回家。(异卵双胞胎所以长得不一样。)

就这么的,两个家庭,分别带着两对双胞胎的各一个,回家各自长大。

20多年后,他们成了这样。





这是Bernal家的Jorge和Carlos..... 他们在城市里长大, 于是一个成了工程师,一个成为了会计。





这是Canas家的William 和Wilber, 他们在农村长大, 于是都成了屠夫。 打理着家里的一家肉铺。

这两对双胞胎就这么互相不知道彼此的度过了20多年。

直到有一天……
Jorge的一个朋友到William的肉铺里买肉,突然看到了正在卖肉的William ….



Jorge那同事完全不敢相信, 我擦, Jorge你居然在这里卖肉, 小样偷偷兼职不错嘛!!

然而William表示, 搞毛,我不是Jorge,我也不知道你说的Jorge是谁。

肉店里别人也说,William工作很努力,几乎除了睡觉之外从来不离开肉铺。

下面这个是Jorge.....



Jorge同事后来回去把这事儿告诉了Jorge。Jorge表示,哈哈你一定认错了,我虽然的确是有一个双胞胎。 但是那个是异卵的,长得完全跟我不一样。

这事儿本来就这么过去了。 然而谜题一直在Jorge同事里挥之不去。

这就这么一下拖了6个多月。直到有一天。

那是2014年9月9日。

同事拍了一张William的照片,拿给Jorge看。

看到照片的那一刹那。 Jorge呆住了。

照片上那人真的就是他。   但是又不是他。

他把照片从手机传到电脑上,自己端详一番。 发现, 那真的长得跟自己一模一样。

Jorge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兄弟Carlos....
Carlos也惊呆了....

他们两人开始怀疑起来。

难道真的是抱错了么。
难道他们两人真的有一个亲生父母不是现在的父母。
难道他们真的不是双胞胎!
难道他们真的连血缘关系都没有了!!

Carlos更为抗拒,因为一直以来Jorge的表现跟父母更像。 而Carlos一直跟家里有些格格不入。

又经过很长的心理斗争。

他们终于决定, 跟对方见上一面。

四兄弟,终于坐到了一起。



工程师Jorge,卖肉的William,会计Carlos,卖肉的Wilber



Carlos和Wilber

他们一个在城市里长大,做着会计。 一个在农村长大,做着杀猪卖肉的活。
从对比上就可以清晰看到,Wilber的手比Carlos更大,也更粗糙。
但是Carlos的身材比Wilber更高大一些,因为城里长大的伙食更好。



Wilber长大的家庭。

Wilber和William的父母。
如果没有抱错,已经成为会计的Carlos,本应在这样的家庭长大。





这是Jorge和William

如果他们出生时没有被抱错的话,右边的威廉就不会成为一个屠夫。 他会在城里上学,接受教育。。像Jorge或者Carlos一样成为工程师或者会计,而不是现在一样在农村农场里工作。

William从小就很努力,很努力的想摆脱自己在乡下的困境。 他决定去参军,因为表现突出,他甚至得到了去上军官学校的奖学金。   但是,就在即将被接受的那会,他发现,奖学金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中学毕业证书,可是他没有。。 他12岁的时候就辍学了。。 因为离他最近的中学也在走路5小时之外的地方....

如果他要去上学的话他的家里就要给他出住宿费,制服费,家里还少了一个壮劳力。 没有办法,只能让他在家里工作。

就这样,两兄弟的道路,越走越远。

William和Wilber生活在穷困的乡下,而Jorge和Carlos虽然生活在城里,但是他们家境也不是特别好。两个家境都不好的家庭,因为在城里的两兄弟能有机会接受了教育。

于是,这四人的职业轨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然而他们只能选择接受这一切。

纽约时报用很大的幅面报道了他们如何相遇,如何见面,未来如何打算的事情。 很长,感兴趣的可以去看
http://www.nytimes.com/2015/07/12/magazine/the-mixed-up-brothers-of-bogota.html

原文载于英国那些事儿,侵删。

franciscochonge 发表于 2021-9-16 21:31

在回答Owl of Minerva:如何看待高学历女性成为全职家庭主妇? 中提到,如果把父母学历划分为五个等级,最高学历等级家庭出生的孩子,最终获得最高学历等级的可能性是 最低父母学历等级的近7倍。另一方面,最高学历等级家庭出身的孩子,落入最低学历等级的可能性不到最低学历等级家庭出生的孩子的1/8 . 这个结论是根据2000年左右的美国数据得出的,实际上,往前推40年,家庭出身的影响远没有这么严重.
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地,中国国内除了有阶层之间的差异,还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差异。这在孩子教育上体现的尤其明显。
根据2008~2009年的6到14岁孩子的数据,由于该阶段主要是义务教育,各收入阶层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差距并不明显:



家庭收入与孩子教育投入之间的关系,可见越富有的家庭投入费用越高,但最大差距约两倍

其中,前10%收入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是最后10%家庭投入的约两倍。要注意到,上图中的曲线有两个峰值,分别对应的是农村高收入家庭和城市高收入家庭。



城乡家庭孩子所上学校的质量水平

城乡家庭孩子在所上学校的质量水平上的差距更明显。在最好水平的学校中,城市家庭孩子的比例是农村家庭孩子的4倍以上。在最差水平的学校中,城市家庭孩子的比例约为农村家庭孩子比例的1/6.
这样的差距同时也反映在课外学习时间上:



城乡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孩子在课外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分布

城市家庭的孩子的课外学习时间大概是农村家庭孩子的两倍。在城市中,不同收入阶层的孩子课外学习时间是差不多的,而在农村,这种差距可以达到两倍。这是由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到家庭的劳动中所致。
这样的投入时间差异直接反映在学习成绩上:



孩子语文成绩与家庭收入水平的关系



孩子数学成绩与家庭收入水平的关系

总体上,越富有的家庭孩子的成绩越高。具体地,在语文成绩上,城市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孩子之间差异不大,而农村不同收入水平的孩子表现差异巨大。可以认为,城市家庭对孩子语文教育的投入已经饱和,而农村家庭则是欠饱和严重,多一点投入就能反映出很大的效果。在数学成绩上,城市和农村家庭不同阶层孩子之间的表现都很大。
综合来看,前10%收入家庭的孩子的分值比最后10%家庭的孩子高出10%以上。反映在高考上,以总分750分计,最富有的10%家庭的孩子比最穷困的10%家庭的孩子可以多考出70分左右,而且,仅仅出生于城市就相当于高考加了50分左右。这是一本和二本,985和普通211的区别。



不同收入家庭孩子辍学率情况

另外,最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孩子比最高收入水平家庭的孩子辍学率要高10倍以上。而这么早辍学的孩子几乎永远丧失成为“精英”的机会了。
那么,这种阶层收入差异导致的孩子受教育机会的差异能否通过社会总体收入的增加(共同富裕)来抹平呢。我们知道,北欧国家挪威是知名的富裕国家,其实他们富裕了并不久,也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在挪威发现北海油田之后,才开始了暴富的过程。这样一个经济情况的突变给我们提供了完美的社会实验条件——北海油田发现之后,挪威总体经济情况的改善对国民家庭孩子的教育水平差异有没有提升,以及有多大提升。



北海油田发现前后,挪威最贫穷家庭和最富有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最贫穷家庭的经济状况改善更多

北海油田的发现给挪威所有国民的经济情况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这种推动效果对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要更强一些。突然的富裕使得大量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意外地推动了性别平权运动的发展。
但是,在石油大发现前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孩子受教育年限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改变,而且,孩子受教育年限跟家庭收入水平一致地表现出非常强的相关性(r=0.72). 也就是说,共同富裕不能促进教育平等。

总结:
1)孩子教育水平跟家庭相关性巨大,根据统计结果,可以说几乎是决定性关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阶层差异越大,这种决定性越明显。
2)具体到中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的孩子平均比最贫穷家庭的孩子高考多得70分。仅仅是出身在城市,就能比农村家庭孩子多考约50分。高考50分的差异导致的人生道路的差异不用赘述。
3)不同阶层家庭出生的孩子教育水平的差异 不会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而缩小或消失。共同富裕不能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
<hr/> Chetty, Raj, et al. "Is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a land of opportunity? Recent trends i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4.5 (2014): 141-47.
Masters, Stanley H. "The effect of family income on children's education: some findings on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69): 158-175.
Chuliang, Luo, Paul Frijters, and Xin Meng.Child Education and the Family Income Gradient in Chin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School of Economics, 2012.
Lken, Katrine V. "Family income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Using the Norwegian oil boom as a natural experiment."Labour Economics 17.1 (2010): 118-129.

jquave 发表于 2021-9-16 21:37

我来提供一些干货。

在iTunes U上听了加州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 Ann Swidler 的课,非常赞。其中一节讲的就是美国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差距。她提出,社会学家们迫切想要了解,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社会上的机会是否存在差异?父母的背景对孩子们的事业有多大的影响?

答案是,是决定性的差异,是决定性影响。

以下是摘录 翻译自她课程的话。
假设一下,社会学家们采访了很多大集团的 CEO,发现80%的人来自与不那么富裕的家庭。于是他们假设,嘿,我们的社会有很高的流动性嘛。然而,事实不一定如此。如果你来自富裕的家庭,相比其他孩子,你的背景会让你有几百倍的机会去成为 CEO。传统的分类方法无法系统解释个人的努力和家庭影响对于事业的真正作用。

于是社会学家们想出了一种新的,非常聪明的评价社会分层作用的方法。 Blau 和 Duncan 在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美国职业结构研究)这本书中提出了这一天才的想法。该书出版于1967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的方法。这一开创性的作品创立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概念,至今为止,这一作品仍然支配着全世界社会分层的研究。我自己有一本第一版的,我甚至认为这书可以拿出来当古董卖钱。

如果要研究人们在社会中事业是否成功,一个大问题是人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如果你生于1950年那么你可能有一份非常不错的制造业的工作,一个中产阶级的收入和生活。但是如果你生于20年后的1970年,你参加工作的时间是1990年,如果你是那个蓝领工人的孩子,如果你有他的技能和教育,你的工作机会将大大不同于你的父亲。而这种改变不是因为你自身,而是因为你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缘故。经济变化和人口变化对于就业的影响巨大。

Blau 和 Duncan 1962年开展了大量对美国男性的问卷调研。他们访谈了25到64岁的美国劳动阶层的男性。他们问访谈者:你现在的职业是什么?你16岁时你父亲的职业是什么?你接受的最高教育是什么?你父母的最高教育是什么?还有其他很多变量,但是最重要的变量是父亲的职业,父亲的教育程度,母亲的教育程度。他们没有分析母亲的职业,因为很多女性当时都是家庭主妇。还有你的职业和你的教育。而具有开创性的是,他们认为社会流动性的程度,社会机会平等的程度,体现在父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和孩子的成就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小。如果发现你小时候你父亲做什么和你长大之后你做什么之间完全没有相关性(=0),那么整个社会是完全流动的。也就是说,即使知道父母的职业和教育程度,人们也完全无法预测孩子的职业和教育程度。相反,如果相关性是100%(=1),那么只要知道父母的职业和教育程度,就完全可以推测出孩子的职业和教育程度。整个社会是完全不流动的。通过计算相关性,可以比较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之间社会流动的差异。

那么他们是如何衡量人们的成就的呢?他们利用了持续性变量。持续性变量是指你拥有一个标准可以通用于所有人,比如身高体重。教育年份是一个持续性变量,但也有问题,是否接受12年教育的人就比接受6年教育的人多出两倍的教育?5年级和6年级的差异和11年级和12年级的差异相同吗?教育是持续变量,但是内部却不平均。 身高和体重是平等的,但却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高低。因此 Blau 和 Duncan 开创了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职业声誉评价指数。1963年,他们随机让美国人去给不同的职业评分。从1分到5分,做数据处理后排序。这就体现出美国人民心目中不同职业声誉的排行。伯克利学生2012年也在线做了排序,这个结果和1963年的结果基本类似。门卫是23,垃圾工是22,矿工21,卡车司机20,这个都是一致的。最高的两个职业都是医生和律师。你们太好了,都把教授排到第三。你们对警察的排序比1963年高一些。但是两个排序基本一致。

Blau 和 Duncan 研究了大约2万美国人,他们将父亲是高声誉职业被调查者作为一个最高的阶层,去看一下他们现在的职业。结果显示,16.7%的高声誉职业的后代继续从事高声誉职业。很多人看到这个结果之后说,你看,这些高声誉职业的后代不都是从事高声誉职业嘛,社会流动性还是很强的。他们中竟然还有2%沦为农民。美国社会很开放嘛!但是,请注意,但是!你需要对比一下所有职业的后代成为高声誉职业的比例!在涵盖所有职业的2万美国被调查者中,只有1.4%的人的后代能够从事高声誉职业!现在你理解了,那些高声誉职业的后代成为高声誉职业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美国人平均的水平,要高出11.7倍之多!高声誉职业能够给他们的后代带来巨大的优势。再看一下,那些非技术工人的后代。他们的后代中有多少成为了高声誉职业呢?0%(<0.5%)!如果你的父母是非技术工人,你成为高声誉职业的比率小于0.5%。他们中只有6%成功进入了高声誉职业下面的阶层,即领取工资的专业人士。但是所有职业美国人的后代成为这个职业阶层的平均比率是10.2%。他们中有7%和他们的父亲一样继续从事非技术工人的工作,而所有职业美国人的后代成为这个职业阶层的平均比率是是2%。 整体来说,你更倾向于成为你父亲的职业,这个概率比从事其他工作的概率都要高出很多。高声誉职业传递给后代更多的优势,而低声誉职业传递给他们的后代更多的劣势。另一个影响你现在从事职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教育。综上,在1962年,父亲职业和后代职业的整体相关性是0.4。
评价一下这个研究,首先数据太老了,过了将近五十年,很多事发生了变化,比如更多女性参与工作,给孩子带来的优势和劣势某种意义上多了一倍。其次这是针对美国的研究,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中国子承父业的文化更加强大,差距必然会更大,可惜我们目前没有这样的量化研究去衡量具体的差距有多少。第三,中国的户籍制度极大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就同时制约了社会流动。第四,相比美国,中国更加看重隐形社会资本。所谓隐形资源,就是无法量化的社会资源,包括教机遇,声誉,人脉,经验等等。这种隐形社会资本在就业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第五,在美国的职业声誉评价指数中,官吏的声誉并没有排在前列,但是在国内这样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我将 prestige翻译成声誉,其实它还有威望,权威的意思。如果说声誉,很多人可能说官吏名声不好很正常,但是说威望和权威的话,官吏必然排在前面。)

因此,当前中国高声誉职业父母对后代具体影响,只会比0.4更高。期待引入更多数据进行讨论,比如:

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对国家重点高校进行了调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最新的数据中,北京985高校中农村考生比例仅为20.8%。2013年,北大新生农村生源比例为14.2%。

因此,对于很多精英来说,反躬自身,你的优秀就是理所当然的,生下来就比你的同辈们多出十倍到百倍的机会,应当为自己的不成功而羞耻,并没有任何可以吹嘘的理由。

论文和数据可以搜索书名,iTunes课程关键词就是Anne Swidler, UC Berkeley, Sociology 101。这27门课全部都有视频和语音下载,暂时还没有字幕。顺便一说,伯克利大学很多课程都上线了,真心不错。
---------------------------------------------------------------------------------------------------------------
另外感觉,知乎真的是社交网站,内容不在于正确,而在于精彩,回答不在于逻辑,而在于G点,多么好的一道题,没有几个社会学的专业答案,我这个半路出家的翻译一个视频的字幕就算干货了.

很多人提到城市化比率上升应该被核算进录取率里面,是没错,但是同学们啊,你们想过没有,既然城市化比率上升了,城市户口的人多了,那么录取率中城市户口的人的比率比之前变动不大,就说明还有一大部分城市户口的学生不见了,莫非他们是被公正公平的高考淘汰了吗?很多人也许想到答案了,没错,中国目前一大部分城市户口的学生没有被核算进高考录取率中,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参加高考而出国了。这部分人,接近100%都是家里比较有钱的(国外本科奖学金非常难拿),父母恐怕大部分都从事着高声誉职业。他们未来回来之后自然也会继承父母的不可见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大杀四方,挤占农村户口学生们的就业空间。而很多人看到城市化比率上升,而城市户口录取率没有变化就以为真的有更多的平民学生进入了阶层上升的通道,却没有发现这种通道和就业市场的人才结构息息相关。当海龟们像以前的城市户口大学毕业生一样霸占了人才市场的顶层结构时,从就业方面来看那些平民的大学毕业生竞争力反而比以前更加削弱了,没有劳动力和技能,只能徘徊在城乡结合部,名义上是城里人,其实日子不一定比成外人过的好。这就是蚁族们的来源啊!数据不会说谎,但是对数据不充分的解读,却会让很多人陷入迷茫和错觉中。

评论中 @余士提供了课程链接,可以参考一下:
Sociology 1, 001

上面链接有问题的,可以试试伯克利大学对外授课视频地址,里面的课程都非常不错
UC Berkeley Webcasts

JSTOR 上面提供了原作者的论文,可以根据需要下载:
Review on JSTOR

rustum 发表于 2021-9-16 21:38

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其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pc8888888 发表于 2021-9-16 21:48

寒门能出贵子,只是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这两年我一直在某平台上做家教,平台上收费比市场贵30%,因此在平台上找家教的家庭条件几乎都比较好,在南京都有中产的水平。
由于平台只教6到12岁的孩子,所以孩子们的的家长几乎都是80后,这些家庭条件优渥的年轻家长们,让我看到了和我们这一代完完全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在知乎很多“家长有什么神逻辑”这样的问题里,很明显的发现,我们90后或者80后的家长,无论家庭条件如何,绝大部分都还保留着一种老思维,比如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对比,包括打骂,包括不尊重我们,等等。
然后在新一代家境良好的家庭的身上,我几乎看不见这样的事。
他们的孩子依然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不同的是,越来越侧重“兴趣”,尤其是英语口语,尽管家长们都清楚口语不会是高考的重点,但是平台上几乎所有家长都要求英语老师一定要口语发音标准,教授时以口语为主。
并且,他们知道辅导班不是上完就结束的,因为大多家庭富裕的家长们都有着比较高的学历,他们自己都非常清楚孩子每个辅导班上到哪,我们这样的家教只是负责给他们做预习复习,等我们走了,家长有空,还会陪伴孩子继续巩固,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还要陪伴读英语绘本和故事,每天都会空出一定时间让孩子下楼运动,因为健康格外重要。
在相处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尊重,比如与孩子发生矛盾,很多时候孩子们会跟我说,我充当了孩子们大朋友的角色,我会反馈给家长,他们会认认真真的和孩子道歉,想一想我们那个年代的家长有几个人能做到?
再比如说,我在这个平台教过快二十个学生,他们互相之间都不认识,有一个细节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每次下课家长都会让孩子送我出门,给我按电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还有,因为他们家境优渥,每个假期家长们都会带他们去各国旅游,每一次旅游每一个家长几乎都会做好攻略,并且会提前跟我说让我给他们讲讲相关国家的知识与故事,我们小时候的家教课如果说这些一定算“说无关的话”吧?一定是只能讲语数英的题目。
因为家庭条件好,所以他们从不吝啬,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朋友,很多时候也会想着我,懂得分享,我的学生知道我喜欢喝冰水,但是他们家没有冰水的习惯,后来暑假每次我上课之前专门帮我到冰箱冰,我和他妈妈说这个事的时候他妈妈很惊讶,说完全没和他说过。(这个孩子只有6岁)
他们想要什么,只要合理,家长就会购买。比如我一个学生之前想要小天才电话手表,她阐述了购买理由,并且买回来也没有乱玩,而是合理使用,家长觉得就是个方便的好东西。同样的道理适用于衣服,别的贵一些的电子产品。
相比于不少你现在见到的拜金女孩子,他们出身贫寒,什么都没有,进大城市什么都想要,也可以理解,而这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从小就不会想到问别人要东西要钱。他们自己从小到大的用品都是名牌,(出于质量使用感受的考虑,他们的收入用这些牌子非常合适)你觉得那种为了一个包去劈开双腿陪别人睡觉存在的可能性大吗?
他们的生活中学习很重要,但学习绝不是唯一。他们身边的小伙伴的家长都互相认识,过生日家长会鼓励开party,家长会去买好生日礼物,绝不像我们以前,什么“不许去”“浪费时间”,在他们这,玩也是孩子重要的生活过程。
我举了这些例子想说,假如我们或者80后小时候这一代,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显现出的差距还没有这么明显,那么00后05后的孩子们体现的一定会越来越明显,因为他们开始懂得真正的关注孩子的全方面成长,包括心理和性格,素质,甚至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专门学了心理学,听了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孩子的优秀不仅限于成绩好,他们的眼界,见识比同龄人广,性格素质也比同龄人好,你想一想,寒门的孩子可能还在每天5点起干着农活,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偷偷踢个毽子父母都要说,我们花了那么多钱供你读书,你是全家人的希望怎么还能玩?他们可能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而这些孩子10岁不到就去过好几个国家了解过世界大致的样子了。
更多的穷孩子上了大学,发现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而现在家境好的孩子的特长都不止一样,一个暑假考几个乐器的级,更可怕的是不像我们以前学完就丢了,他们的家长陪伴着,支持着,真正的当作一个兴趣爱好。
今年的高考状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10年后,20年后,只要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不减小,孩子们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止在成绩上,还有能力和性格上,自卑与自信的鲜明对比会非常残忍。
家境良好的孩子真正的在培养“精英”,高考成功与否都不会决定命运,毕竟他们还有出国这条路,而寒门大多希望孩子们上个大学,改变命运,不是不可能出精英,是教育方式差的太多,可能性太小了。
本文认真分析,不存在任何歧视,玻璃心请远离。
我的其他回答:https://www.zhihu.com/answer/980397685

Mecanim 发表于 2021-9-16 21:50

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而今,《人生七年》已经出到第八部
《56 up》。

一开始,拍这部片子的本意是揭示不同的阶级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在这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也发现自己从开拍时试图映照英国阶级社会状况的社会观察者,演变成一个命运的沉思者。

不妨看看片中主角们的人生历程吧。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

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

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

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

当年那几个上私立学校的7岁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

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
另外一个农家子弟Nick从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
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

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

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而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情节总结来自豆瓣,侵删)

所以明白了吗?
阶级,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环境,在人的成长中是极为重要的。

良好的家庭环境,意味着什么?

一、优渥的教育条件。

二、健全的人格培养。

三、更为明确的目标。

四、更多的生活保障。

在这种家庭中出生的孩子,能够按部就班的接受高等教育,父母自身也会在其人格上投射下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去实现,即使不成功,至少也不会输的一败涂地。

人生啊,是一场接力赛,而不是百米狂奔。

但是否就真如《寒门再难出贵子》中所表现的那样,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成就呢?

太绝对了吧。

正如刘瑜老师所说那样:“精英阶层固然生活更舒适,但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也更高,所以他们和梦想的相对距离,和底层与梦想的相对距离其实是一样的。”

而同样的距离,你的可要比他们的轻松的多。

我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固然已按既定格局分配,但个人自身的天分却不会因为家庭环境而产生差距,而更多的例如努力程度,求知欲望的品质更是自身可控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资源。

或许,你在付出努力之后,依旧没有达到所谓社会精英的层次,但倘若你的人格没有问题,我便会认为你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人。

我讨厌那种非黑即白的宿命论,世界可没你想象的那样简单,把家庭环境看作全部的家伙,我打心眼里看不起。

最后,还是以刘瑜老师的一段话结尾。

“事实上到影片最后,这14个人绝大多数都变得比年轻时更可爱,在时光的雕刻下,凿去狂妄,磨出温润。说到底,谁都终将被扔回时间的海底,在那里与其它鱼虾贝壳一同聆听无边寂静,而在这之前,我们能指望的,大约只是心灵成长,祈祷生的优雅可以抚慰它的渺小。 ”

希望你不会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因为家境浪费了青春。

Arzie100 发表于 2021-9-16 21:54



微博上看到的。

Arzie100 发表于 2021-9-16 21:57

我记得我前女友的一个闺蜜,家里很有钱,家族企业。有一次来北京培训托福,申请留学。然后各种努力,各种不容易,终于申请到了某top10的美国大学。然后欢快的去上学,努力学习,努力考试,努力照顾好自己。又当女儿,又当学生,又当未婚妻。毕业之后回国结婚,百万婚礼,中心区买了大复式婚房,到了一个大学当老师。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一个无可挑剔的老公,岁月静好,够花就好。

大多数都有这样一个留学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前女友和我在一起四年,穿梭在街头巷尾找黑中介只为了省一个月的中介费,后来因为付不起一个38平的婚房首付而分手了。我们比谁都努力,但还是无法过好这一生。

一年后她结婚了,北京人,有车有房,知道的那一刻我比她还开心,我媳妇终于熬出头了。

——分割线——
没想到居然突破了7k赞,诚惶诚恐。因为她曾经关注过我,所以抱歉不能取匿。分手之后没有再联系了,以后也不会有,不能破坏别人家庭,我还是很自律的。很多人关心我的近况,说一下吧,单身,去了新公司刚刚满一年,在积极申请北京工作居住证,如果顺利的话,会尝试申请自住房,具体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如果北京不能落脚的话,可能会去一个二三线城市。关于另一半,我也是刚刚从春节逼婚的节奏中摆脱出来,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在此祝大家汤圆节快乐,汤圆不会长肉哦,多吃多吃。

2月13日正好是我生日,没想到居然破16k赞。所有的留言我都看了,但是抱歉不能一一回复,有很多人有跟我一样的经历,让我也很受触动,再次谢谢各位,愿所有人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3月22日——分割线——
刚刚看了一下当初卖130万的内个38平的开间,现在已经245万了。手动再见

RhinoFreak 发表于 2021-9-16 22:00

  教育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阶级社会里,总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明确地提出:“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可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上台以后,彻底背叛了无产阶级,把苏联教育蜕变为复辟资本主义和维护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教育部门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执行什么样的路线,决定了学校成为哪个阶级专政的工具。苏修叛徒集团利用他们篡夺来的党政大权,把持了教育的领导权,在教育领域里推行了一条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路线。他们叫嚷要“以二十大精神彻底改造苏联教育”,鼓吹“全民教育”、“智育第一”等货色,为在苏联强化垄断资产阶级专政效劳。那些披着“专家”、“学者”外衣的资产阶级分子窃据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职务,而劳动人民却根本无权过问教育事业。教育这块阵地成了苏联新老资产阶级的一统天下。
  列宁在揭露资产阶级教育的实质时指出:“整个旧学校都浸透了阶级精神,只让资产阶级的子女学到知识。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今日苏修之教育,实质上也是如此。苏修叛徒集团为了适应社会帝国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需要,赋予教育以双重目的:一方面为资产阶级训练供其驱使的奴仆,另一方面培养高踞于劳动人民之上的精神贵族。为此,苏修对各级和各类学校的任务以及毕业生的去向,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例如,有的学校的任务确定为培养“有技能的工人”,也就是培养大批能为他们提供剩余价值的熟练的雇佣劳动者,而有的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任务则是培养“明天的生产指挥者”和所谓“有渊博理论知识”的“专家”,充当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代理人,替他们去压榨和剥削苏联广大劳动人民。
  苏修在《教育法令纲要》中标榜,从普通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任何人都可以进入高等学校。然而,苏联的现实却完全是另一幅图景,在享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极其明显的阶级对立。在今日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深重的苏联社会里,人人有权升入高等学校只不过是一句骗人的空话。
  苏修公然胡说劳动人民的子女“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手工业者”,甚至污蔑劳动人民受更高的教育是“在沙土或石头上播种的无效劳动”。寥寥数语,已把这伙叛徒敌视和愚弄人民的丑恶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尽管苏修当局多次宣布要普及中学教育,然而至今仍未兑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读几年普通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只能成为廉价劳动力。
  可是,对主要是为资产阶级子女开设的高等学校,苏修统治集团却关怀备至,在经费上和师资上都是优先照顾。资产阶级特权阶层的子女可以沿着学校的金字塔向上爬。据苏修自己的调查称,在他们当中,有百分之八十多的人,升入高等学校,毕业之后成为“专家”,并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可见,苏修的教育实际上成了维护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变相世袭的一种手段。
资产阶级特权阶层的领地
  苏修侈谈什么全体公民不分“财产和社会地位,在受教育方面一律平等”。而实际上他们取消了工农享受教育的优先权。在高等学校招生问题上,他们玩弄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花招,鼓吹“知识是最高的仲裁”,高等学校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深刻和牢固的知识”。《真理报》还专门以《深刻的知识是进入高等院校的通行证》为题发表文章,制造声势。他们胡说什么招收“生产工人”的结果不仅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造成“惊人的淘汰率”,而且实际上等于拒绝“有才能的青年”入学。可见苏修鼓吹“知识仲裁”,正是以“知识”、“分数”的自由竞争为幌子,给特权阶层子女大开方便之门,而把劳动人民的子女排斥在高等学校之外。
  恩格斯在谈到英国工人阶级的教育状况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由竞争“照例也是有钱人在这上面占便宜,而穷人吃亏,因为对穷人来说竞争恰好不是自由的”。在苏联,资产阶级的子女有父母的资本和权力作为后盾,不仅可以上收费昂贵的“补习班”,还可以聘请家庭教师。据苏修《文学报》透露,在列宁格勒的调查表明,高等学校的入学新生中有三分之二上过这种补习班,许多高年级学生还在物理和数学等方面找私人教师补课。这种私人授课,一小时要索取五个到十个卢布。对这种靠金钱上大学的办法,每月工资只有几十个卢布的工农群众自然只能望洋兴叹了。苏联劳动人民对这种知识。商品化的丑恶现象极其愤慨,他们尖锐地指出,这里“存在着钱袋的比赛”。事实早已戳穿了苏修所谓“教育平等”的谎言。什么“不分财产和社会地位”,什么“知识是最高仲裁”,都不过是象列宁指出的那样:“在一般个人平等的名义下,宣布有产者和无产者间、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间的形式上的或法律上的平等,以此来大大欺骗被压迫阶级”。因此,苏修教育方面的阶级对立只是苏修整个社会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缩影。今天,按照资本和权力的大小分配受教育的权利,这才是苏修教育的真相。
  苏修叛徒集团大力推行“智育第一”的方针,宣扬学生的任务就是“获得牢固的科学知识”,叫嚷“必须把学习优秀生看成是高等院校的中心人物”,甚至胡说“社会的主要生产力量是智力劳动”。苏修鼓吹“智育第一”,装出一副只谈知识不谈政治的样子。可是,“提出这个原理的资产阶级自己就把资产阶级政治放在学校事业的第一位”。事实上,苏修以“智育第一”作幌子,在学校中不断加紧进行军国主义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教育,使教育为社会帝国主义和社会法西斯主义的政治服务。
  为了适应修正主义培养精神贵族的需要,苏修还费尽心机大搞“天才教育”。苏修宣称。“一定要选拔真正有天赋的人入学,以造就高材生。”他们通过所谓“寻求和选拔天才制度”,把一批资产阶级的子女选拔为“尖子”,或者在中学里从优施教,或者送进各种专门设立的“天才学校”。在高等学校里更是把“筛出”来的“天才生”,作为“精华中的精华”单独培养。所谓西伯利亚“科学城”,就是进行“天才教育”的一个典型。他们挑选了一批“天才生”,封之为“国家未来的领导人”,由“天才教师”按照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特殊教育。他们还为资产阶级的子女开设专门的政治、数学、美术和音乐等特殊学校。有的军事学校公开规定只收军官的孩子,有的学校不公开招生,只在上层人物的子女中选拔。这种特权阶层的特殊学校,同当年老沙皇开办的贵族学校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它们都是为了培养反动统治阶级的接班人。
  苏修叛徒们还把“物质刺激”原则搬进学校。特别在高等学校里,他们巧立名目,实行高额助学金、奖学金和学位、学衔制度。表面上是刺激学生钻研书本的积极性,实际上是用金钱进行收买,引诱青年追名逐利,走上修正主义的邪路,从而把他们培养成鄙视劳动、压迫工农的精神贵族。
  苏修拚命宣扬读书是升官发财的捷径。勃列日涅夫宣称:“国家主要是从经过高等学校培养的专家中吸收经济工作、党的工作、外交工作、军事工作和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干部。”这就是说,苏修的党和国家的权力主要控制在受过高等教育的资产阶级特权阶层手里。在苏修“二十四大”的中央委员中,仅具有院士、博士、工程师、教授等学位、学衔的就占百分之四十六点四。苏修一个头目还宣称:“现在,所有的州委书记,绝大多数市和区的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的执委会主席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以此炫耀苏修“社会主义”的“发达”,其实这正表明他们把高等学校变成了进入特权阶层和攫取更高权力的阶梯。他们把知识变成统治所谓“下等人”的工具,残酷地欺压苏联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
  由此可见,苏修教育在维护和强化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专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苏修教育,已经成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世袭领地和修正主义的染缸。但是,苏联劳动人民决不会容忍苏修叛徒集团的这种倒行逆施。他们必将奋起斗争,推翻苏修的法西斯统治,夺回垄断资产阶级霸占的一个一个领地,包括教育这块领地,使苏联重新确立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载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