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在买下雅达利2600大约一年后,斯托瓦尔意识到买游戏也很昂贵——每盒卡带定价30到40美元。“在那个年代,卡带上通常不会有游戏实际图片。”他说,“你只能从包装盒上看到游戏的主视觉艺术图、游戏名称,也许还有游戏公司的名字。”这就意味着一款游戏到底是什么样子、好不好玩,只有打开包装实际玩到以后才能知晓。考虑到当时很少有媒体会对游戏产品进行报道,斯托瓦尔觉得对新一代玩家来说,游戏评测或评论可能会成为一种必需品。
“那时候我很喜欢看电视台的那些产品评论节目,反正看看也不花钱,至于你是否喜欢,看过之后自己可以判断,但当时的游戏没有这样的机会去被展示或评判。”
在斯托瓦尔的家乡、德克萨斯州中北部的城市阿比林,当地媒体《阿比林记者新闻》是第一份为他开设专栏的报纸,专栏取名为“游戏男孩”(The Vid Kid)。此前,斯托瓦尔参与学校的捐款活动,经常给那些潜在捐款人打电话或挨家挨户拜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有一天,他带着事先写好的6篇游戏文章,去跟时任《阿比林记者新闻》的编辑迪克·塔普雷见面。为了确保那些文章不是由父母代笔的,报社决定让他参加一次写作测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斯托瓦尔参加了喜剧脱口秀节目《强尼·卡森今夜秀》,还曾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晨间新闻中出镜,已经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1984年,斯托瓦尔在美国首届全国性的儿童电脑展Bits & Bytes上发表了主题演讲。那次展会上,雪乐山展示了游戏《米老鼠太空冒险》,Mindscape则演示了《夺宝奇兵:魔宫传奇》的Demo。
1985年,斯托瓦尔甚至参加了任天堂在纽约举办的NES北美发布会。“我就在现场,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如此重大的历史时刻。”斯托瓦尔回忆说。那时候雅达利刚刚崩溃,公众普遍认为电子游戏行业已经完蛋了。“我和宫本茂聊了大约一个小时,他向我展示了《超级马力欧兄弟》,我对那款游戏一见钟情。”
不过,直到几个月后,斯托瓦尔才买到了一台NES。为了固定游戏卡带的位置,他不得不将一小块木头插进机器里。“当时我想,这玩意可太土了。”斯托瓦尔笑着说。
本文编译自:http://pcgamer.com 原文标题:《The world's first syndicated game journalist was an 11-year-old kid》 原作者:Alexis Ong 原文链接:
<hr/>关注触乐专栏,阅读更多优质游戏文章与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