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7|回复: 0

如何快速实现PPT自由——PPT模板的细节实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8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好饿的蝴蝶”
上一篇文章《15分钟优质PPT法则》讲述应该怎样选择PPT模板,搭建内容框架。这一篇文章主要讲述PPT的排版通则。
这两篇文章的PPT通则,是一个简单美观专业PPT的必备要素。如果能将这些原则真正落实到制作过程中,距离PPT自由就不远了。
简单概括起来,排版主要是解决形式问题,需要遵循“对称留白”这一核心原则。
同时,本文将通过演示SmartArt快速画图,来说明如何利用Office自带元素快速画图和排版。

文末将提供示例调整模板,供大家参考行距、边距的调整。

一、SmartArt图形的排版
大家在应用模板时,比较大的困扰是,填写的字数与原始模板字数不匹配,要么堆到图形以外,要么缩小成一团,整体就混乱起来。
SmartArt模板的一个额外劣势是,修改其中一个文本框的大小、颜色、字体等,还会带动其他文本框的大小、颜色、字体的联动,就显得更为混乱不堪。
如果不会排版,即使使用了模板,PPT可能一样难看。熟练使用排版工具,足以化腐朽为神奇,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好看。
SmartArt图形的排版,第一步是将图形转化为形状,第二步是针对里面每一个文本框进行排版优化。



▲ SmartArt的美化流程

1、SmartArt转换为形状


将SmartArt转换为形状是美化PPT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以便模板服务于内容,而不是将内容字数调整至和模板一样,削足适履去适应模板。
转换步骤如下,选上整体SmartArt自选图形,点击“设计——转换——转换为形状”即可完成这一操作。




▲ SmartArt转换为形状的步骤



▲ SmartArt转换前后对比图

似乎转换后更丑一些。但转换完成后,可以解开文本框之间的关联,随意改变每个文本框的颜色、大小、字体格式及分布。而不像转化前改变一个文本框的文字,其他的文字也跟随着改变。



▲SmartArt转换为形状的好处

2、单个文本框的排版
改变单一文本框的底色、边框、字体、字号,这些基本操作就不再赘言了。这里主要讲行距、边距的实现过程。

排版最重要的两大工具是边距行距。有人会用空格调整边距,用换行调整行距。殊途同归,但是控制的精度难以达到前者的效果。

(1)边距调整

边距调整的目的是将文字调在自己想要的位置上,让文字距离每一条边都有一定的距离,实现“留白”的效果。
选择图形,然后点击“格式——形状样式的右下角↘标符——文本选项——文本框调整”,然后调整下图里第6步所示的左边距、右边距、上边距、下边距,如有必要可以调整第7步中的垂直对齐方式。



▲ 自选图形边距的调整步骤



▲边距调整前后数值对比



▲ 调整后效果



▲调整前后对比图

(2)行距调整

行距的调整拥有两大效果,既可以实现留白,又有助于形成视觉上的对称
a、留白
留白主要是针对单一文本框而言,缩小字体,增大行距,视觉上会更美观。




▲ 行距实现留白示例

b、对称

行距实现的对称性效果是针对图形组合而言。针对一些本身横向排布或对称式模板图形组合,调整输入文本的行距,可以找到视觉上平衡感。
以下面模板为例,标准模板是每个标题下都有3个要点,看起来非常对称。



▲ 标准模板

但是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我们所想表达的内容并不是每个标题下刚好有3条要点,内容项也不一定能刚好占位一行。



▲ 输入表达内容后的模板

输入表达内容后,模板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感觉。有人的做法是严格根据模板要点数量及字数来调整自己的内容输入,但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成功。
正确的做法是,正常输入表达内容,随后调整行距,来保证视觉上的平衡。
实现对称性的主要原则是,让标题都在同一高度上,让下级文本内容的所占版面大致相当



▲ 对称性原则



▲ 调整行距后的模板效果

仅靠换行和空格,很难完全实现对称性效果。具体的调整方法,仍是调整行距、段前段后段落,有时也需要调整文本框边距。上一篇中讲过行距、段前距离、段后距离的调整步骤。整体需遵循以下原则:

  • 字少的时候,行距就要大一些;
  • 字多的时候,行距就要小一些;
  • 有时字太多,为了适应内容需要,可以适当缩小字号。

至于具体数值要调整为多少,则需根据具体内容来调试。例如,下面的示例中,第一个用了1.3倍行距,第二个用了1.6倍行距,第3个用了2倍行距。



▲ 视觉对称性依赖不断地试错调试

有两类模板极度需要做对称性调整,a、横向图形分布的模板;b、自身为对称图形分布的模板。若在其他模板上也能做到对称性分布,也能提升美观度。



▲ 横向图形分布的模板



▲ 自身为对称图形分布的模板



▲ 调整示例1



▲ 调整示例2

三、使用SmartArt快速画图
事实上,使用SmartArt可以快速画出绝大多数流程图、组织结构图、思维导图。以下面的流程图为例,来解析SmartArt快速画图的方法。



▲ 需要画的流程图 |图源自网络

1、使用SmartArt输入文字首先,使用SmartArt输入文字。选择方框形式的流程型SmartArt,输入表达内容。目的是得到带有文字的文本框这样相比逐一先画文本框、再填写文字,效率很提升很多倍。
在这个示例里,哪几个词在一个层级,并不是太重要。因为最终只利用这些文本框,并不利用文本框之间的连线。



▲ 输入表达内容

2、解除自选图形之间的组合其次,解除自选图形之间的组合。操作步骤如下,选择整体自选图形——格式——组合——取消组合。



▲ 解除自选图形组合的步骤

解除自选图形之间的组合后,每一部分都可以独立操作。

3、根据目标图形,重新排布和连接文本框
最后,根据需要,重新排布文本框,画连接线,以形成最终形态。

为了描述方面,将这里的图形分为3组操作。


  • 第一组Part A包括四个自选框,是目标图形中的主体流程部分,需要显著标示出来,包括增大图形,调整字体等。
  • 第二组Part B是之前的连线,可以直接删除。
  • 第三组Part C包括5个自选框,是目标图形中的次要部分,不需要突出显示,要去掉图形底色及框线,调整字体等。




▲ 解除组合后,分三个部分处理

(1)Part A的处理

PartA的处理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改变图案的排布,使之和目标图形里每个文本框所在位置相似。这里就需要用到对齐功能。第二步是改变单元格设置,包括调整字体、字号,改变单元格大小。如有必要,再次使用步骤一的排布流程。



▲ Part A的处理方法

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对齐功能。如果说SmartArt快速画图是快速制作PPT的重要技巧,那么对齐功能则是SmartArt快速画图的灵魂步骤
对齐的目的是使不同的文本框排布在指定位置上。手动拖拽也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但是实现效率和精度都会大打折扣。

对齐功能的使用步骤如下,选择所有要排列的文本框,点击“格式——对齐——垂直居中——横向居中”。
每一个分布呈现什么效果,命令的左侧有图示,可以逐一尝试。




▲ 对齐的步骤

在Part A的第一步骤中,首先拖动最右边的文本框,使第一个文本框和第四个文本框,定位在与原始流程图类似的位置上。

第二步使用对齐功能,让所有文本框均匀分布。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轻松地实现一组图形的整齐均匀地分布。




▲ 对齐后的效果

随后再调整每个文本框的字体、边距、大小。
SmartArt画图的另一优势是,所画出的文本框的大小、文字、各种格式都一致。因此可以批量选取,统一调整
以统一调整文本框大小为例,选择所有需要调整文本框,点击格式,然后在文本框大小设置里直接加减或输入数字,调整为合适大小。这里最终将高度调整为2.1厘米,长度调整为4厘米。
当文本框在所有方面都一致时,也可以统一调整字体、行距、边距,而不用逐一去调整,能够极大地提高制作效率。



▲ 统一调整文本框步骤



▲批量调整每个文本框的字体、边距、大小后

(2)Part B和Part C的处理
Part B部分的线型直接删除即可,后面根据需要自主划线。

Part C里的文本框是一些不需要突出显示的说明文本框,因此直接去除掉填充颜色、边框,改变字体即可。



▲ Part B和Part C的处理

(3)画连接线

主要文本框排布在指定位置后,就只需要按照目标流程图画上连接线,然后将说明文本框拖到指定位置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复制连接线,可以使用各种对齐分布,以便提高画图速度。




▲画连接线前



▲画连接线后



▲将说明文本框拖到指定位置

(4)特殊图形的处理
在上面的最后一张图中,“停止”这个图形已经被涂为蓝色底色。可是,和目标流程图比较起来,形状应该是六边形,而不是长方形。

这里无需重新画六边形,而是采用更改形状的方法。步骤如下,“选择图形——格式——编辑形状——更改形状”,选择六边形即可。
最后,将六边形拖到合适位置上,就完成了目标流程图的绘制。



▲ 更改形状的步骤



▲ 最终目标流程图

四、一些零散的排版技巧
1、多层级内容的排版
以下面这张图为例,共分为3个层级,第三个层级的文字内容特别多。



▲ 多层级内容排版

为了优化排版,要遵从两个原则:
a、突出显示标题
突出显示标题的方式包括加粗标题、放大字体、增大标题后的段后间距等。
b、弱化文字内容
弱化文字内容的方式包括缩小字体、减小行距、弱化文字颜色、调整缩进等。

2、保留源格式粘贴

在做PPT时,可以将不同的模板及图形叠加使用。
这里面的一大困扰是,粘贴过来的模板会出现颜色或者格式上的变化
例如,在第一个PPT里紫色模板,粘到第二个PPT中变成了黄色。



▲ 将模板粘贴至另一PPT中,颜色发生变化


这主要是因为两种模板中的颜色主题不一样,导致粘贴后的模板也出现了变化。
只要选用保留源格式粘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源格式粘贴的步骤如下,复制原始PPT中的模板后,切换至第二个PPT中,点击粘贴,选择“粘贴下侧小三角”,选择第二个粘贴选项,这就是按照保留源格式粘贴,就能保持与原始PPT中模板一样的颜色和格式。
一般颜色发现改变,是因为默认会按照“粘贴下侧小三角”中的第一个方式粘贴,即使用现有模板的颜色主题,因此颜色相应发生改变。




▲ 保留源格式粘贴的步骤

3、颜色及设计

第三个层级的PPT制作,涉及更多的细节及审美偏向,市面上现有的PPT模板大多也偏重于此。
如果自己从零开始设计,一般比较耗费时间,也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因此,个人一般倾向于使用Office自带的颜色主题,从中选择视觉上感觉和谐的颜色。上一篇中提到过颜色主题的选择步骤,可以自行探索合适的颜色主题。


五、总结


对称、留白,不管是有意识应用,还是凭直觉制作,都是一个好的PPT里应该呈现的原则。
熟练使用SmartArt画图、熟练让图形按照自己的意图组合分布,则能够加速PPT制作过程,制作出任何想要的图形。



▲ 排版细节总结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觉得PPT教程虽多,但是却缺乏对于PPT通用原则的概括。
如果不能大致掌握PPT通则,套用PPT模板及技巧时,非常容易走形,达不到预期效果。掌握了PPT制作通则,不仅有助于制作好看的PPT,还有助于提升制作效率。
本篇所用的模板虽以Smart Art模板为例,其他模板也完全适用这些通则。
掌握这些原则,熟练应用这些技巧,就足以制作出超出同业平均水准、甚至中上水准的PPT了。

<hr/>
本篇行距、边距调整的原始模板下载地址为,PPT行距模板,提取码:chhd

PPT技能的提高必须结合具体的制作过程,否则看再清晰的教程,不动手实际操作,技能还是无法得到提升。
如需PPT定制修改及技能提升服务,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好饿的蝴蝶”。具体的加入办法及内容见知识星球服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Unity开发者联盟 ( 粤ICP备20003399号 )

GMT+8, 2025-5-3 16:37 , Processed in 0.1378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