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7|回复: 1

新闻传播考研每日考点 | “网络直播”的内涵及与对新闻业的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新闻传播考研群:618620613
【十点·木铎】研交会,讨论与考研有关的一切
每周一/三/五晚10点 群内不见不散



核心概念解析
一、网络直播的定义(名词解释)
网络直播是指通过终端将自己的视音频图像实时传递给互联网上所有人收看。网络直播的不断发展使之逐渐成为继微博、微信之后的又一种新传播形式。和通过微博、微信传播信息一样,新闻报道运用网络直播技术或许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要紧跟新兴媒介多元发展的趋势,提高创新意识。在现阶段,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更好地运用网络直播技术,实现新闻报道的融合传播,则是主流媒体应当深思的问题。
二、网络直播的特点(核心知识点)
1.时效性强,信息损耗小
网络直播实现了影像的实时传播,实现了在事件发生后将现场的信息更快捷、迅速地传递给用户,具有较强时效性。由于未剪辑的影像受记者主观操控的幅度较小,故可将现场情况尽可能无损耗地呈现给受众,避免记者在将现场转换成文字的过程中因信息损耗、记者主观臆断等造成的新闻失实。
2.人际传播特征明显
从当下网络直播平台上的传播内容来看,生活化片段往往是网络直播的主流,写论文、吃饭、睡觉等毫无深度的生活场景恰恰是网络主播吸引观众的秘诀。然而事实上,网络直播改变了新媒体中原本十分正式的大众传播,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私密、轻松的人际传播。直播的内容虽然不具备思考深度和传播价值,但却还原了生活本身的样貌,具有较强的受众贴近性。
3.注重受传互动
网络直播中的主播与观众的对话功能使得传播者同受众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这在以往的传播方式中很难实现。在网络直播中,观众除了跟主播直接对话,甚至还可以直接改变直播内容,使得信息传播变成一个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过程。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魏武挥所言“:作为围观者来说,其实看的就是直播中的互动、弹幕这些内容,他不会觉得无聊。”
4.平台分众化现象明显
新媒体时代,信息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过去信息由主流媒体垄断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受众由被动接受信息向主动选择信息转变。然而,受众的信息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于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分众化、圈层化特征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尤为突出。例如,广受关注的“快手”平台聚集了大量生活在农村的中低收入阶层,而互联网中大量对严肃内容相对较为冷漠的游戏玩家、年轻人等则聚集在斗鱼等平台中。
三、网络直播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的优势(重点理解并识记)
1.利于报道突发事件
目前新闻界主要将网络直播运用于突发事件、预定要举办的活动和某些对现场感要求较高的策划类新闻的报道上。
一方面,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应对报道,而网络直播对于摄像装备的要求较电视直播低,记者往往带上一台手机就能够赶赴现场,因此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能够提高记者赶赴现场的速度。另一方面,对于预定要举办的活动和一些策划类选题,精彩的现场往往是此类报道的核心,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活动现场是做好此类报道的关键,运用网络直播的技术将现场记录并传递给观众,能为此类新闻报道增值。
2.直播现场感强
由于场域不同,记者在网络直播中的状态比电视现场报道更轻松随意,给观众带来的交流感也更强,网络直播的“人际传播”特点也得到体现。由于没有时长的限制,记者的报道压力也相对较小,传播出去的信息也就更加全面和具体,就更能为受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便利。
四、网络直播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的不足(理解记忆)
1.出镜记者的水平不高
在直播中,传统媒体的记者往往并不适应直播形式,很多时候是在直播一个单一的现场,同时没有在直播中融入互动的元素,直播略显死板和无趣。观众对于这一大事件的网络直播也似乎不太买账,留言中不乏“好尴尬”一类的评论,可见受众对于这一新型式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还相对陌生。
2.直播带来的内容松散化和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
在直播门槛降低的情况下,面对众多的公民记者,我们的网络新闻直播如何能够保证自己内容的高质量是需要新闻从业者思考的问题,大量专业媒体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提高高质量报道数量来对受众注意力进行引导。
五、改善的措施
1.内容为王,做有温度的策划性选题
主流媒体在使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新闻报道时应当坚持内容为王的观点,努力改变网络直播平台中“不看内容,只看脸”的现状,在网络直播平台中努力传播高质量的信息。
网络世界中对信息的要求和传统媒体存在很大区别,网友希望看到的是个性化的有温度的故事,特别是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同,而这些故事可能并不符合传统媒体的新闻选择标准。
2.立体化传播,差异化视角
新闻报道运用网络直播技术应当结合网络直播和传统媒体报道模式的优势,尤其注重为多元化的受众提供多样化的内容。主流媒体甚至可以借鉴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官方账号的运营经验,在不同类型的直播平台中设立官方“直播号”,为有不同信息需求的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3.网络直播语言应主动适应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主流媒体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改变自身的传播方法,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避免网络直播的僵硬死板。比如在2017年11月8日的浙报记者节直播中,浙报集团的17位网红记者开始了为期9小时的网络直播,这一新的“玩法”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
4.提高网络直播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新时期下网络媒体采编工作的技术含量和综合要求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播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现场视频呈现、文字速录,编辑人员还需要具有信息筛选的能力,哪些信息应该呈现给受众,通过何种方式呈现,如何安排信息的顺序,应该抛出哪些话题给受众参与讨论,受众互动中哪些信息是可以被采纳要依靠网络编辑在现场快速筛选、决定。因此,新闻单位要在采编人员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及思想宣传等方面要定期进行培训。
历年真题梳理

  • 论述题:网络新闻直播的传播特征、问题、措施(2019复旦大学MJC334)
  • 简答题:用手机做一次成功的新闻网络直播,举例说明类比论证(2019云南大学MJC440)
  • 名词解释:广播电视新闻直播(2019浙江传媒学院MJC440)
  • 名词解释:延时直播新闻(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MJC真题440)
  • 名词解释:直播(2017暨南大学广播电视艺术专硕720)
  • 简答题:以网络直播为例,谈谈网络传播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专硕334)
  • 论述题:直播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MJC真题334)
  • 论述题:(1)网络直播兴起的原因和存在问题(2)广电颁布的某个直播管理通知是否限制了网民媒介自由和开放(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637)
    相关论文拓展

  • 浅析网络直播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以澎湃新闻C919首飞的直播报道为例——王聿昊《新闻研究导刊视听》(理解即可)
  • 移动网络直播对新闻业的影响——以腾讯为例——于利芳《新闻世界传媒与教育》(理解发散)
  • 新闻网络直播——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报道的新思维——李琳《新闻世界》(深度阅读)
  • 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网络直播”操作模式的研究与启示——武慧锋《当代电视》(深度阅读)
  • 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赵梦媛《现代传播》(深度阅读)
编辑 | 木铎团队

策划 | 墨墨学长
主编 | 元元学姐


最省钱的全程班还在继续,不要3999元,3人拼团3799元!
拼团优惠活动仅持续30天,过期恢复原价



注: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全程班】购买界面
全程班课程详细介绍,请戳:【高分全程班】5个阶段,7大班型,全年150+课时,40名学霸为你领航全程



「木铎考研」

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新浪微博:木铎考研
墨墨学长微信:modestkun0917
欢迎加入2020新闻传播学考研3群:61862061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表于 2021-11-2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和解决办法相对应会不会更好一些?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Unity开发者联盟 ( 粤ICP备20003399号 )

GMT+8, 2024-11-25 16:05 , Processed in 0.1033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