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图在商业中的运用不只限于广告设计和包装设计,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系统思维,这对企业员工十分重要,也是在经营过程中常常被忽略的地方。管理者常常要求自己的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却忽视了要真正做好本职工作需要顾大局 、识大体。比如一个战士面对的是一座山、一条路、一座桥、一个敌人,而一个将军在战略地图上看到的是千山万水、千军万马、上百条路和上千座桥。一个战士接到任务,要 3 个小时内修好一座桥,他会觉得这个任务很不近人情。但是当他看见将军的战略图和部署,知道如果这座桥不能及时修好会导致其他兄弟部队的战友被消灭的时候,他就会有动力,会积极主动地把桥按时甚至提前修好。
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往往是推进项目时的薄弱环节 。在繁忙的业务中,每个部门很容易只看到自己这「 一个点」和与自己部门对接的部门这「一条线」,却忽略了整个企业甚至整个市场这个「面」。在这个「 面」上的焦点是客户,不是我们手上的活儿。
市场部门觉得自己最重要,认为没有他们客户怎么知道公司的产品呢?销售部门觉得自己最重要,认为没有他们哪里来的营业额呢?生产部门觉得自己最重要 ,认为没有他们公司哪有产品呢?研发部门觉得自己最重要,认为没有他们产品怎么更新呢?北美区的总裁觉得自己最重要,因为他们的销售额最高。亚洲区的总裁觉得自己最重要,因为他们的市场潜力最大。欧洲区的总裁觉得自己最重要,因为他们产出的利润最大。于是大家要么各自为政,要么争抢预算,要么争抢人才,要么争抢重点业务项目,要么相互排斥。
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分公司,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个产品的生产线,甚至每一个员工,都觉得自己做的那一摊事情是最重要的。如何让员工顾大局、识大体 ,认识到自己只是企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这个零件需要和其他所有零件配合运作才能发挥作用呢?美术中有一条重要的原理就是整体观察、整体调整。也就是说,在开始画一组物体时,首先要勾勒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单独的个体。上色的时候,是强调整体的色彩关系而不是某个个体的色彩。就算画到细节之处,还是需要绘画者退到离画面远点的地方观察整体效果。所以,美术的思维特点就是整体思维。而商业却非常注重细节的精确,不能容忍任何细节的错误,是细节思维模式,所以对于商业管理人员来说 ,把握整体挑战会更大些。
在我读 MBA 期间,有一次的小组作业是推算一条新产品生产线的赢利状况,以此决定是否运行这条生产线。我们组有一个叫布赖恩的同学是全班公认的超级大脑,非常聪明,整体思维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他用自己的精算能力最先算出那条生产线的利润,结果是赢利的。但是他的整体观念使他意识到,新产品会影响传统产品的利润,于是他推算了传统产品将会受到的利润损失。然后他用新产品的盈利减去传统产品将要损失的利润,发现剩余利润要小于传统产品生产线的利润。于是,他的结论是不运行这条生产线。大家看了一下他的推算,真的是天衣无缝,同时也为他能够考虑到传统生产线损失的「整体观念」所折服。但布赖恩同学的想法够全面了吗?他看清楚了无形的「大象」吗?从我的艺术整体观念角度来看,布赖恩退得离画面还不够远,因为美术的整体观念并不会满足于仅看到其他生产线这样的视角。我问了布赖恩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上新产品,竞争对手提前上了会怎么样?」那一刻,布赖恩突然意识到,不管我们上不上新产品,市场对旧产品的蚕食都是在所难免的 。与其等着被竞争对手蚕食,不如自己蚕食自己,牺牲短期利润,提前占领大部分的新市场。于是大家一致认为,运算结果是一种误导,同意冒险做一个和运算数字相矛盾的顾全大局的决定,结果那一题只有我们组答对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