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LudGamer 发表于 2021-11-21 15:43

如何评价最近上线Steam的游戏 《全网公敌》,又名Cyber ...

关键词:网络安全、文字、顺藤摸瓜
一句话推荐:人肉搜索模拟器。
或许你对“人肉搜索”并不陌生,它指的是利用互联网,以人工的方式对所有信息加以收集和辨别,从而查找特定人物身份或特定事件真相的行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过一个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布的一句评论,最终获得这个人的真实姓名、性别、住址、电话、邮箱,甚至还包括他所有的人际关系等信息。
尽管“人肉”听上去偏向于贬义,但有关它的事件却始终在亦正亦邪的摇摆中。有时候,它是网络暴力的帮凶,将迫害推动向更高境地;另一些时候,它则化身为正义的使者,撕破了网络隐藏的谎言……不论如何,人肉搜索的发起者(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始终处于争议之中。
很大程度上,《全网公敌》就是一款“人肉搜索模拟器”。在游戏中,玩家将加入一家看似来路不明的公司,专职负责调查事件背后的真相,你所拥有的工具只有电脑与网络(外加一个强大的数据库)。
一开始的信息总是十分简单——调查一个人,拿到什么东西,或是一场死亡。玩家需要在游戏中打开浏览器,进入社交媒体或是新闻界面,搜寻自己想要的信息并进一步加以分析。然后再组合这些信息,进而锁定具体的人,并用(大概并不合法的方式)盗取他们的帐号、伪装亲近之人骗取信息,最后发现真相(或达成目标)。



也可能与目标人物直接接触

不难想象,这样的游戏很依赖剧情。《全网公敌》的剧情选择颇具策略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或许游戏的剧情不算十分精彩,但却极具现实性:它所讲述的,是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这使得不那么特别的故事体验起来也并不枯燥,更重要的是,游戏的题材使得它具备一种天然的优势,能够将剧情和玩法结合起来——你在阅读的时候,既是在体验剧情,也是在寻找推动剧情的拼图——这使得游戏比单纯的文字游戏更加有趣,也会更加让人反思是否需要修改密码。
稍显遗憾的是,游戏的多数内容并没有做成一个开放性的解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抵达终点),而更多是搜寻设计者预设的固定线索(进程总体上是线性的)——这类处理方式尽管常见于此前的许多游戏(如“逆转裁判”),也相对比较容易,但游戏的题材其实是适合做一个自由度更高的系统的。



利用搜索引擎来找到对方的社交媒体帐号,遗憾的是,搜索引擎中的其他无关界面不能打开——如果可以的话会更加真实有趣



找到社交媒体后,一切信息都可能成为线索

目前,游戏已经在Steam上线,处于抢先体验阶段。除了教程关外,游戏开放了3个章节,未来还将增加更多内容。
(推荐游戏由开发商Aluba Studio提供。)
原文链接:周末玩什么:《废土3》正式发售,《先祖:人类奥德赛》结束独占 编辑丨熊宇
<hr/>关注触乐,看更多有趣、高质量的游戏领域回答。

Baste 发表于 2021-11-21 15:48

关键词:网络安全、文字、顺藤摸瓜
一句话推荐:人肉搜索模拟器。
或许你对“人肉搜索”并不陌生,它指的是利用互联网,以人工的方式对所有信息加以收集和辨别,从而查找特定人物身份或特定事件真相的行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过一个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布的一句评论,最终获得这个人的真实姓名、性别、住址、电话、邮箱,甚至还包括他所有的人际关系等信息。
尽管“人肉”听上去偏向于贬义,但有关它的事件却始终在亦正亦邪的摇摆中。有时候,它是网络暴力的帮凶,将迫害推动向更高境地;另一些时候,它则化身为正义的使者,撕破了网络隐藏的谎言……不论如何,人肉搜索的发起者(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始终处于争议之中。
很大程度上,《全网公敌》就是一款“人肉搜索模拟器”。在游戏中,玩家将加入一家看似来路不明的公司,专职负责调查事件背后的真相,你所拥有的工具只有电脑与网络(外加一个强大的数据库)。
一开始的信息总是十分简单——调查一个人,拿到什么东西,或是一场死亡。玩家需要在游戏中打开浏览器,进入社交媒体或是新闻界面,搜寻自己想要的信息并进一步加以分析。然后再组合这些信息,进而锁定具体的人,并用(大概并不合法的方式)盗取他们的帐号、伪装亲近之人骗取信息,最后发现真相(或达成目标)。



也可能与目标人物直接接触

不难想象,这样的游戏很依赖剧情。《全网公敌》的剧情选择颇具策略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或许游戏的剧情不算十分精彩,但却极具现实性:它所讲述的,是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这使得不那么特别的故事体验起来也并不枯燥,更重要的是,游戏的题材使得它具备一种天然的优势,能够将剧情和玩法结合起来——你在阅读的时候,既是在体验剧情,也是在寻找推动剧情的拼图——这使得游戏比单纯的文字游戏更加有趣,也会更加让人反思是否需要修改密码。
稍显遗憾的是,游戏的多数内容并没有做成一个开放性的解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抵达终点),而更多是搜寻设计者预设的固定线索(进程总体上是线性的)——这类处理方式尽管常见于此前的许多游戏(如“逆转裁判”),也相对比较容易,但游戏的题材其实是适合做一个自由度更高的系统的。



利用搜索引擎来找到对方的社交媒体帐号,遗憾的是,搜索引擎中的其他无关界面不能打开——如果可以的话会更加真实有趣



找到社交媒体后,一切信息都可能成为线索

目前,游戏已经在Steam上线,处于抢先体验阶段。除了教程关外,游戏开放了3个章节,未来还将增加更多内容。
(推荐游戏由开发商Aluba Studio提供。)
原文链接:周末玩什么:《废土3》正式发售,《先祖:人类奥德赛》结束独占 编辑丨熊宇
<hr/>关注触乐,看更多有趣、高质量的游戏领域回答。

xiangtingsl 发表于 2021-11-21 15:51

前几天刚推完,特地来点个赞~
《全网公敌》是模拟桌面解谜类游戏,略有赛博朋克风格,主要内容是基于人肉搜索的推理探案。基本的游戏流程是:找账号——搜信息——破密码(这个系统是真的神奇)——黑进所有人的脸书、line、邮箱里——再搜信息。直到取得所有信息,得出结论。
像《黑客网络》一样,很对我胃口。
游戏的剧本不错,后续更新的四五两章尤其精彩(可能大部分早期入手的答主还没玩到)。
由于感情戏较多,仅凭桌面解谜系统实现的剧情表现力还是有所不足,前面章节的人到后面都忘光了(一堆英文名根本记不住啊)。
一点建议:如果成本许可,试着在演出效果方面做些提升吧。(比如案件结果的视屏反馈,或者即时救人之类的。)
以下涉及剧透:


最初以为主题是保护个人隐私;然后变成了大数据垄断;再之后变成了人类对AI的焦虑;最后又反转再反转,变成了人类与AI消除芥蒂,联合对抗XXXX的温暖故事。
案件剧情这么反转,绝对是神作预定啊;但是主题这么玩,真就没多少玩家跟得上了。
加些铺垫,做些分析和梳理吧。

Baste 发表于 2021-11-21 15:58

啊这
好像已经很晚了…但是九月初的时候我运行不起来游戏啊,有什么办法…
嘛嘛,总之前两天刚把这部游戏通了…依然口嗨两句吧…

首先是玩法上,最开始的时候其实还挺新鲜的,但是过了几关之后就变得…enmmm…毫无新鲜感了…
先Google找到FB账户,记录一下信息,到处找相关网页,找电话号,拖到数据库里跑一圈…
在机械化的流程里走太久,就没有什么解谜的乐趣了…
然后是搜索引擎的坑…
合着真就是硬编码的关键字呗!拿FB用户名在Google上搜不到FB账户你敢信?
不是,我不求您们搞什么网页数据库,也不需要什么排名算法,但是总共就那么几个网页,有显示loading动画那些时间,跑一次字符串查找算法总不是什么做不了的事吧…
啊,当然,对游戏在技术上提要求这点可能是有点苛刻了,但是这玩意真的影响游戏体验啊喂(逃

故事本身的话,贴近时事既是优点又是缺点…
一方面,其中不少现实段子能让人会心一笑;另一方面,给以时事为背景的故事自作主张填上一个“真相”又未免又未免有些offensive……
角色塑造过于“平面”——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词用得对不对——坏人坏的彻头彻尾,而且没有那种内禀的矛盾性。
啊当然,我不是说要弄成那种把人都写的自我否定又否定自己的自我否定的奇怪作品(很明显,这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但是一个作品里的角色都有一个特别鲜明的特征,而除了这个特征之外又基本什么都没有了……就会给人一种…很不自然的感觉 吧…
嘛嘛嘛,不过只是个人观点了啦,也未必是多数人的观点…


技术上只能说有点出戏…毕竟这个数据库和那个密码推测器太bug了(笑)
而且这种数据库还暴露在公网上我只能说这公司迟早要完(再笑)
说到底我也不知道它们开发了个有自我认知的,能通过图灵测试的强AI,还让它干这种“把屏幕上没有扭曲的非常好识别的验证码抄到输入框里”、“把网页上看起来像是电话号码的东西收集起来”、“把网页上的图片下载下来交给另一个图片分析AI”的活,是想干什么?
讲真的,有那些奇妙工具加成,简单的正则匹配和规模并不太大的穷举就能把这个AI干的一大半的活接手了…
说到底一个AI在“打电话”时不能看备忘录,这就离谱(逃
——————而且话说回来我也不太明白,一个公司都有开发强AI的技术了,为什么就让它干这种灰色地带的破事,而不是赶紧洗白…
不过话说回来,在游戏里寻求计算机技术,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毕竟Ever17里可是直言不讳DDoS窃取数据,不照样还是玩的很香嘛!)

横向比对的话……enmmmm…跟不管是发行时间还是我玩的时间都很接近的Jessika相比,我倒是觉得这游戏要好不少(捂脸
毕竟不说别的,Jessika非要键政一波就很让人不爽了(而且这个主角死亡结局让我这个用常用网名登入的玩家怎么看怎么不爽就是了)(笑哭)
而且全程没什么像样的推理,就是找关键词——再输入的循环。
总之就是给人一种“被神秘力量推着走的感觉”(虽然结局证明,确实就是这样。)
与之相比,这一部至少还有一些需要自己分析综合推断的内容
嘛,不过比较失望的一点…也算不上是失望吧…
看开头还以为最后讨论自己身份时会转回对人肉搜索行为进行批判,或者更进一步,对查找别人隐私信息在何种情况下才具有正义性的讨论,结果这段反而作为最后一章的背景板被一笔带过了,未免觉得有点不完整就是了啦!

FeastSC 发表于 2021-11-21 15:59

总结
好游戏,推荐
缺点,
0,破解密码这一步太繁琐
1,偶尔缺失了一个信息会导致流程卡住,但是这个信息实际上玩家是知道的并且看到了,只是忘记了点一下。
2,偶尔会出现同一个动画反复播放的情况
3,第二章推断独立密码其实完全用不到右上角的推理,我自己手打出来了,结果推理还得让我做一遍,破坏了游戏体验(并且出现了上一条bug)
4,第三章结束时,那个拼图失败了以后的读档点也太远了吧?一大堆对话点好久_(:з」∠)_,还有那个提示,比起图片提示,文字的可能更好懂,总结就是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图标,要么全都一样,要么全都不一样。一开始我还以为位置也要一样

mypro334 发表于 2021-11-21 16:00

学过网络安全,扒过别人网络账户信息(因为那人作为中国人还管中国人叫支〇)以至于被人以为是网警之类职业的人路过……
试玩了一下,就第一章来说,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就不提了(很多本应有搜索结果的东西都没结果,比如那个程序员的公司如果你用中文搜是没结果的,必须等剧情推进之后给你英文名才能搜……这个我只能理解为是策划发现如果玩家提前搜出公司信息会导致游戏流程逻辑失控,所以故意这样卡你),目前仍然存在程序逻辑bug:试图登录一个人的账号然后点找回密码,会有一个已发送确认邮件的页面,此时我们保持整个页面不动再随便点进个谁的TB主页然后点登录,然后页面就会直接没了,同时浏览器切换显示到之前那个确认邮件的页面。
关于游戏中的东西在现实中的对应,其实游戏里的模式和现实中的APT(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的确有一定类似,就是通过搜集信息来“摸点”,将一些有隙可乘的员工作为目标,然后从他们身上下手渗透进内部潜伏。不过现实中的常用密码获取方式和游戏里差的很多,通过个人信息排列组合猜测只能攻破一些防范意识不强的普通人的密码。但是这不代表你用复杂的密码就没问题了,如果你在一个网站用过或者错误输入过一个密码,那么你在其他网站上使用过的相同密码都存在风险。所以用多个不同密码但是曾经不小心把网站A的密码错误输到过网站B上也是有风险的。
所以推荐的做法是,将你的账户所属网站的信息作为“秘钥”,然后用这把秘钥对你的一个常用密码进行“加密”,加密后的结果才是你这个账户的实际密码。这样,不同网站使用的密码不同,并且也几乎不可能出现把网站A的密码错输到B上的情况。
比如把网站的缩写和你的常用密码拼在一起,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所以我匿名了,我账号密码就是这样的模式,匿名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扯远了,总之试玩了一下感觉这游戏是不错,无论是设计上还是现实意义上,不过还是细节没有做完整——作为独立游戏也不能要求太高吧。

DungDaj 发表于 2021-11-21 16:01

首先是个好游戏,推荐大家去玩一下。
但玩完这个游戏,更让我不寒而栗的是这个游戏带出的背后的思考——对信息科技的警惕。
游戏开篇,玩家需要扮演一个黑客受雇于美国某巨头数据公司。随着接受公司派发的各种任务,最终打败大BOSS--AI黑客VAN。
这个过程中玩家手头的几个用来解锁目标信息工具是让人毛骨悚然的,因为我们能够轻松的找到我们生活中与之对应的信息泄露源:
公域社交媒体账号(FB):发布的照片状态都能泄露账户主人的一些关键信息,比如情绪,住址,行踪,爱好等等------有没有想到微博?
私域社交媒体账号(Hitalk,email):一旦被了解到私域账号,一些目的不良的人可以进行套话,一旦私域账号被破解,则自己的生活和社交关系将一览无余-----有没有想到微信?
数据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姓名,生日,电话,私域社交账号任意两个组合,导出个人的全部信息,包含了社保账户和居住地址等等-----有木有想到国内某些掌握着你信息的巨头?
密码破译系统:只要拿到了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即可轻松破译出你的常用密码----要不要去改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密码?
这个游戏越玩到后面,越感到信息科技的恐怖,真是作品结局留下的思考,更加令人瑟瑟发抖,VAN到底是不是AI,玩家到底是不是AI,这场人类与AI的决战到底是人类赢了还是AI赢了?
听说爱因斯坦逝世前曾经嘱咐世人要警惕人工智能,现在看来,绝非危言耸听。

IT圈老男孩1 发表于 2021-11-21 16:07

写一下玩的过程中联想到的事件原型和其他虚构作品中类似案件,可能涉及剧透,没玩过的慎点。


第一章:
1.真实事件:苏享茂疑似被骗婚后被逼跳楼事件


2.其他虚构作品:唐探网剧 玫瑰的名字 Ivy
第二章:
1.偷拍私密视频后胁迫的真实事件太多了,找不到哪一个是最具代表性的源头,欢迎评论区补充
待续

super1 发表于 2021-11-21 16:11

看寅子玩了一晚上,记住了不能点的视频、升级V8和被游戏制作者入了的主播。
以上,玩笑话。观感上说,游戏剧情还是不错的;从其它评论看,游戏交互性还有待加强;从直播来看,众目睽睽之下qia了个big,制作者怕不是要被老板扣钱哦。
从我自己来说,信息泄露的恐惧感已经麻木了,但是一个作为一个女孩子的父亲,看的每一分钟心都在担忧。在这个个人信息接近透明的时代,如何保护好自己爱的人,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游戏编制出了一个罪恶的网络,很多事情就发生我们身边,能用一个悲剧的综合体、卑劣的犯罪行为和真实的围观群众人性来给玩家提醒,个人以为就是一个有思想的好游戏了。
寅子在快结束直播游戏说“一些青年男女在享受所谓的自由之前多想想父母”,这句话是一个家有儿女的中年男人质朴心里话。能让人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游戏的成功,个人以为有正确价值观的游戏,总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redhat9i 发表于 2021-11-21 16:19

奥威尔珠玉在前,全网公敌虽然有一些自己的创意点,但从demo的剧本以及自由度上来看显然不足以超越前辈。考虑到这类题材算是小众,且奥威尔文化氛围与国内有所差异,总之还是非常支持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评价最近上线Steam的游戏 《全网公敌》,又名Cy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