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02779 发表于 2024-7-15 18:47

[机器学习]K-means算法详解:道理、优错误谬误、代码实现、变体及实际应用

文章首发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

K-means算法是一种非常风行的无监督学习方式,主要应用于聚类问题。本篇博客将详细介绍K-means算法的道理、优错误谬误及实际应用场景。
算法道理

K-means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数据划分为K个独立的簇(cluster),使得每个簇内的数据点距离尽可能小,而簇与簇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下面是K-means算法的具体法式:

[*] 初始化: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质心(centroid),这些质心可以是随机选择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选定的。
[*] 分配: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离它比来的质心所代表的簇中。
[*] 更新:从头计算每个簇的质心,方式是将簇内所有数据点的均值作为新的质心。
[*] 反复法式2和3,直到质心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或达到迭代次数上限。
长处

K-means算法具有以下长处:

[*] 简单易懂:K-means算法的法式简单,容易理解和实现。
[*] 计算效率高:K-mean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 可扩展性强:K-means算法可以通过各种改良和优化应用于分歧类型的数据和问题。
错误谬误

K-means算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需要预先指定K值:在实际应用中,选定合适的K值可能需要测验考试多种方式。
[*] 对初始质心敏感:算法的成果可能受到初始质心选择的影响,导致局部最优解。
[*] 对噪声和离群点敏感:K-means算法容易受到噪声和离群点的影响,可能导致簇划分不准确。
[*] 对簇形状和大小敏感:K-means算法假设簇是凸的和大小相似的,对于其他形状和大小的簇可能效果不佳。
代码实现

下面是使用Python和NumPy实现K-means算法的简单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def initialize_centroids(data, k):
    # 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质心
    centroids = data, k, replace=False)]
    return centroids

def assign_clusters(data, centroids):
    # 计算数据点与质心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点分配给比来的质心
    distances = np.linalg.norm(data[:, np.newaxis] - centroids, axis=2)
    cluster_labels = np.argmin(distances, axis=1)
    return cluster_labels

def update_centroids(data, cluster_labels, k):
    # 计算每个簇的新质心,即簇内数据点的均值
    new_centroids = np.array(.mean(axis=0) for i in range(k)])
    return new_centroids

def kmeans(data, k, max_iterations=100, tol=1e-4):
    # 初始化质心
    centroids = initialize_centroids(data, k)

    for _ in range(max_iterations):
      # 分配簇
      cluster_labels = assign_clusters(data, centroids)

      # 更新质心
      new_centroids = update_centroids(data, cluster_labels, k)

      # 查抄收敛条件
      if np.linalg.norm(new_centroids - centroids) < tol:
            break

      centroids = new_centroids

    return centroids, cluster_labels

# 示例:使用K-means算法对随机生成的数据进行聚类
np.random.seed(42)
data = np.random.rand(300, 2)# 生成300个二维数据点

k = 3# 聚类数量
centroids, cluster_labels = kmeans(data, k)

print(”Centroids:\n”, centroids)
print(”Cluster Labels:\n”, cluster_labels)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实现,仅用于演示K-means算法的基本道理。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使用成熟的机器学习库,如scikit-learn,以获得更不变、高效的实现和额外的功能。
改良方式及变体

针对K-means算法的局限性,有以下改良方式:

[*] 选择合适的K值:可以测验考试分歧的K值,通过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肘部法例(Elbow Method)等方式评估聚类效果,选择最佳的K值。
[*] 优化初始质心选择:使用K-means++算法改良初始质心选择,降低算法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的风险。
[*] 增量式K-means:对于大规模数据集,可以采用增量式K-means算法进行分布式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 引入核函数:将K-means算法扩展为Kernel K-means算法,使用核函数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措置非线性可分的数据。
K-means++

K-means++ 是一种改良的 K-means 算法,主要针对初始质心选择的问题。K-means++ 的优势在于能够选择更好的初始质心,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降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风险。K-means++ 的初始质心选择法式如下:

[*] 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一个点作为第一个质心。
[*] 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个点,计算它与当前已选择质心的比来距离。
[*] 以距离的平方作为权重,按照概率分布随机选择下一个质心。
[*] 反复法式2和3,直到选择了 K 个质心。
[*] 使用选定的初始质心运行 K-means 算法。
增量式K-means

增量式 K-means(Incremental K-means)也称为在线 K-means,是针对大规模数据集的一种改良算法。与传统的 K-means 算法分歧,增量式 K-means 每次只措置一个数据点,不竭更新质心,而不是一次性措置整个数据集。这种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计算和大规模数据集,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增量式 K-means 的主要法式如下:

[*]初始化 K 个质心。
[*]遍历数据集,对每个数据点执行以下操作:
[*]计算该点与当前质心的比来距离,将其分配到比来的簇。
[*]更新被分配到的簇的质心。

[*]反复法式2,直到质心不变或达到迭代次数上限。
Kernel K-means

Kernel K-means 是一种基于核方式的 K-means 算法,可以措置非线性可分的数据。核方式通过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使得原本在低维空间中不成分的数据在高维空间中变得线性可分。Kernel K-means 的主要法式如下:

[*] 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如 RBF 核、多项式核等)和参数。
[*] 将数据集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 在高维特征空间中执行 K-means 算法。
[*] 将聚类成果投影回原始数据空间。
Kernel K-means 可以措置复杂的数据布局,但计算复杂度相对较高,可能不适合大规模数据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 K-means 算法变体。
应用场景

K-means算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范围,如:

[*] 图像分割:将图像中的像素聚类为K个簇,可以实现图像分割和简化。
[*] 文档聚类:将文档按照内容相似度进行聚类,有助于文档分类、信息检索和保举系统。
[*] 客户细分:将客户按照采办行为、兴趣爱好等特征进行聚类,有助于企业针对分歧群体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 异常检测:通过聚类,可以发现数据中的离群点或异常点,进而进行异常检测或数据清洗。
[*] 降维:K-means算法可以与主成分分析(PCA)等降维技术结合,实现数据降维和可视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器学习]K-means算法详解:道理、优错误谬误、代码实现、变体及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