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与失实新闻
“假新闻”就是以不实“新闻事实”为依据而报道出来的“新闻”,即新闻是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源的“新闻”,或者说,以虚构出的“新闻事实”为本源的“新闻”就是假新闻。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假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源”或“新闻根据”的虚假性。“失实新闻”具有新闻事实根据,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而形成的新闻。”失实新闻的表现有两种,一是有此事,但报道过于夸大或缩小(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均有这种情况);二是有此事,从局部来看是对的,但从整体看又失实了。比如常德日报就曾在一篇《夜宿农家》的报道中赞扬了某位轻车从简入乡调查的“好官”,这位“廉洁官员”最后却因受贿等被判刑,导致该文章也成为笑料。
假新闻与失实新闻的区别:
从失实的程度来看,即在新闻中被遗漏或失实的事实片断、侧面、事项等对整个新闻完整性、准确度影响的程度,在失实范围内失实新闻可以大致分为“一般性失实新闻”(简称一般失实)和“严重性失实新闻”(简称严重失实)。
“一般失实”,其信息遗漏、错误还不足以造成人们难以把握整体新闻事实。这时的“失实新闻”是不同程度的“劣质”新闻,但不是“假”新闻。相对假新闻而言,失实新闻在性质上还属于新闻范畴;但“严重失实”则已经使人们难以通过新闻报道来把握新闻事实的大致面貌,这样的“失实新闻”基本可与“假新闻”等同。
因而,有人比较恰当地指出:“假新闻都是失实新闻,可是,失实新闻却不能一概称为假新闻,只有完全失实和基本失实即失实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新闻才是假新闻。”鉴别是否为假新闻,要看失实的部分在整体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程度,要从量与质两方面考虑,因此两者是较为模糊的地带,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另外从就失实新闻与假新闻在整个虚假新闻现象中的“地位”和“影响”来看,失实新闻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从新闻实践来看,纯粹的假新闻是很少的,即使在新媒体环境下亦是如此。但是失实新闻却相当普遍,比起假新闻,失实新闻往往不易为人察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