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技术01 发表于 2022-3-28 20:13

如何看待纽约时报抨击中国游戏《原神》?

前几天,纽约时报发出了这样一篇文章,名为Beating Japan at Its Own (Video) Game: A Smash Hit From China,意为《来自中国的原神,在电子游戏领域击败了日本》



<hr/>但这篇文章却不是来褒扬原神出海的成功的,整篇文章在字里行间都写着原神对于日本文化进行了模仿,甚至抨击原神并没有自己的原创风格。

文章中这样写道:



原神是世界上最热门的手机游戏之一,它具有日本游戏的所有特征:巨型机器人;跟人类大小一样的剑;大眼睛和有尖刺的彩虹色头发的角色;以及对穿着女仆装的女性的令人费解的迷恋。
只有一个问题:它来自中国。

http://pica.zhimg.com/v2-bf907e80b57a4d076c31d599d5f3c273_r.jpg?source=1940ef5c

但原神也在提醒我们,虽然中国的电子游戏产业可能已经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但它仍然面临着重大的创造性缺陷。虽然原神中确实有一些中国元素,但它几乎完美复刻了日本最受欢迎的电子游戏类型之一:幻想角色扮演游戏。



即使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经济巨人,它也很难摆脱这样的形象:它更擅长模仿别人的想法,而不是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篇文章面对原神展现的数据和无可置疑的热度,不得不承认原神出海的成功,但其本质却是对于原神没有创新性一味对日本进行模仿的抨击,甚至内涵抹黑中国在创新和实践上的发展。

国外的网友们对此有何看法呢?

网友Kever Scarabeus展现出了他的担忧:

http://pica.zhimg.com/v2-b3ef58449ad84d0823159b8475a379ef_r.jpg?source=1940ef5c

我很担心中国的网络游戏。如果我要进行信息战,就像俄罗斯在“战术真相”上所做的那样,导致Qanon阴谋网站等进行内部分裂,那么一款网络游戏将会是一个理想的开始。但也许我只是太守旧了。

暴躁老哥dopamine555简单粗暴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你猜怎么着?纸是中国发明的,别用了。

这位网友不太同意将原神定义为手机游戏:



为什么这篇新闻没有提到原神是一款多平台游戏,而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游戏?人们也会在PC、PS4/5等平台上玩这款游戏。这似乎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大漏洞,同时这也影响了它的商业模式。

当然也有十分推崇日本游戏模式的网友:



如果说米哈游必须模仿日本文化来创作一个成功的游戏,这更多地说明了全世界的游戏期望如此,而并非中国的创造力导致了原神的成功。
日本将永远是街机和电子游戏的核心和灵魂。玩家们将永远把日本视为圣地。任天堂、世嘉、索尼、NEC、SNK、Konami、Capcom、Taito、Bandai Namco、Square Enix。
现代游戏是因为这些公司所创造的东西而存在的。
不要把日本排除在外。

来自英国的Kevin Gleason则表示:


世界给了中国人什么,中国人就复制什么,并在上面赚取大量的人民币。
(没)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游戏。

西雅图的Hola Mar对于文章的论调不太赞同:


2022年了,我们还在有这种"[亚洲国家]不能创新,只能抄袭"的言论?

来自日本的Josh Wilson认为纽约时报的观点并不客观:



原神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进入利润丰厚的流媒体/cosplay市场。与其说是复制抄袭一个产品,不如说是更了解如何赚钱。考虑到电子游戏行业的巨大规模,我希望《纽约时报》能从更有洞察力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只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

来自纽约的网友Sandy用长篇文字表达了愤怒:


我不是中国人,但这篇文章令人愤怒。我想知道小编是否真的在玩这个游戏。使用“中国缺乏创造力,抄袭,只会制造廉价商品”这一由来已久的刻板印象是一种偷懒和侮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好莱坞一直在翻拍同样类型的电影/故事。又是《蜘蛛侠》,又是《蝙蝠侠》,又是《惊声尖叫2》,这叫做有创意?
玩家之所以喜欢这款游戏,因为它对不同地区的描写都很平等、精美又细致周到,使用了来自不同区域的乐器和音乐流派,在设计、角色故事和任务中融入了文化元素和习俗。他们也向全球玩家介绍了中国的风俗和传统,其中璃月地区应该是以中国为基础的——这与你认为中国公司很难成功引入中国元素的偏颇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篇文章过分夸大了女仆服装问题,游戏中只有一个可操纵角色是穿着骑士女仆盔甲的女仆,而另一个角色是男仆人,并不是穿着女仆装。
将这款游戏的独特元素和细致周到的细节归结为“抄袭”的刻板印象是一种冒犯。这篇文章对这款游戏进行了不公平的描述,助长了反华的刻板印象和情绪;这是披着批评外衣的种族主义。我将取消对《纽约时报》的订阅,我对你们的西方自由主义,PC,和带有种族主义偏见的新闻报道感到失望。

网友Serena也指出了文章避重就轻的问题:

http://pic2.zhimg.com/v2-340a98a430caced70d69cdb8f1932d20_r.jpg?source=1940ef5c
这篇文章非常......怪异。原神和米哈游的其他游戏清楚地表明了开发者对日本动漫和视频游戏的热爱,而这篇文章将其定义为某种敌对的 "山寨 "行为,而不是真正的灵感和文化交流,这真的很奇怪。
这篇文章把重点放在原神(以及延伸到中国)抄袭日本上,最终掩盖了这款游戏更有趣的事实。文章中根本没有讨论游戏中对中国的虚构描述——璃月。原神会定期发布基于中国节日的活动,活动中会有角色向全球观众介绍中国的传统。原神中某角色演唱中国戏曲的视频在Youtube上获得了超过500万次的观看。即使你坚持通过地缘政治学来看待这个问题,把原神看作日本游戏的复刻,也会忽略它多样化展现中国软实力的方式。

对于中国抱有批判态度的网友也对原神给出了较高的评价:



我通常是第一个批评中国的人,但原神是我所经历的最令人惊叹的游戏体验之一,这篇文章是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的一种侮辱。
原神的成功是不争的事实,但将这种成功归结于模仿无疑是片面又肤浅的。一款游戏是无法通过完全复刻其他游戏来获得巨大影响力的,正如上述一些网友所言,原神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游戏的内容多样化与制作精良。
希望能有更多的国产游戏能够走出国门,展现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本文摘自个人公众号:外网怎么看
日更不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0w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看待纽约时报抨击中国游戏《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