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游戏?这有一份合训游戏清单请查收
008期李 倩 专 栏
在往期的公众号中,我们介绍了一系列合训小游戏,分阶段呈现了游戏的目标以及玩法,给有需要的家长和老师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根据游戏本身的特点,我们将合训游戏分为桌游类、运动类、角色类和玩具类。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游戏,都取材于孩子们聚集的各类环境,并遵循不同场景中孩子们的游戏互动模式,让课堂教学更接近真实的社交情境,避免泛化困难的现象。
然而,每种游戏类型对孩子各方面的要求不同。
如何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游戏呢?
1、桌游类
特点:
桌游类游戏的规则相对复杂多变,对于儿童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适合:
比较适合理解能力较强,思维较为灵活的孩子,重点提升同伴间问题解决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参考往期文章:这样的亲子游戏你玩过吗?有趣又益智,还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2、角色类
特点:
角色类游戏的难点在于儿童对角色的理解,包含角色需执行的任务及角色语言,执行过程中没有参照模仿对象。
适合:
要求儿童的延迟记忆和对情境的理解较好,角色越多,游戏越难,重点提升儿童对同伴的关注。
参考往期文章:合训社交小游戏 | 高难度的小象套圈怎么玩?
3、运动类
特点:
运动类的游戏相对来说规则较为简单,但会用到大量的运动能力,例如:体能、肢体力量、爆发力、身体协调和肢体灵敏度,可谓是脑力+体力的大比拼。
适合:
理解能力一般,运动能力较强的儿童,重点提升同伴间的肢体配合。
参考往期文章:抓尾巴小游戏的进阶版要怎么玩呢?
4、玩具类
特点:
玩具类型的合训游戏对儿童的动手能力和主题建构能力要求较高,毕竟一个玩具难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多个玩具的结合会让主题越来越饱满,能够引发同伴间更多的语言互动,重点提升同伴间维持对话回合的能力。
适合:
动手能力和主题建构能力较强的孩子。
不同类型的游戏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需要儿童的基础能力也不一样,选择适合的游戏类型,才会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个别化需要。
你觉得这份合训游戏清单怎么样?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