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alker 发表于 2022-3-1 17:45

【商业分析】万科的虚拟员工,除了长得好看还有什么别的 ...

带你用最逻辑的思维,分析身边的事
喜欢文章请点赞,关注!
事情起因呢,是看到一条新闻,说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发了个朋友圈,公布了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的结果,还有一张照片,妥妥的美女一枚。



仔细一看才发现,好家伙,其实不是真人,是一段程序,用来处理逾期单据的。我又仔细查了一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概是这样的。
2021年初,万科找到了微软的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就是微软小冰那个公司。通过AI技术处理万科的应收逾期单据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监控应收逾期单据,在适当情况下自动给员工发邮件提醒催收。
至于效果么,郁亮朋友圈说催办后的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不过没有之前数据做对比,姑且认为有些提升吧。
原本这个事情只是一件AI技术在流程中的小试牛刀,但万科和微软小冰团队耍了个花头,给发送催收邮件的发送人起了名字叫“崔筱盼”,估计名字意思是“催收单据,盼望及时处理”,那为什么没有叫崔盼,我猜是名字太男性化,加一个“筱”字,一般用在女性化的名字里。
然后,再用AI技术生成一个不存在的美女脸,放在发送邮件的头像位置。很多万科员工都被骗到了,以为公司里发邮件的这名崔筱盼是大美女。
到年底,郁亮主席在给这名崔筱盼发一个“总部最佳新人奖”,配合朋友圈一发,传播效果直接拉满。剩了一大笔广告费。
虚拟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看完了万科的崔筱盼,脑海里的问题就是,虚拟人到底有什么用。
市场上现在虚拟人不少的,有当歌手的,做主播的,还有单纯想当个明星,举几个著名的例子。
当歌手的:日本的初音未来,虚拟偶像,通过全息影像办过演唱会。




当主播的:百度和央视搞了一个手语主播,通过语音识别等AI技术,构建了音频到手语的转化,在通过虚拟角色实时演绎。准备用在冬奥会的直播上。


当明星的:最近有一家初创公司叫燃麦科技,融了几轮资了。去年5月推出了第一个虚拟角色Ayayi,有自己的小红书账号,现在12万粉丝。创造这个Ayayi是为了尝试商业化



虚拟人想要成功拼的是什么?
Ayayi最早火爆出圈是因为上面那张图,媲美真人。所以虚拟人有精细的外观就能成功?
用来打造Ayayi外观的技术是游戏引擎Unreal,在游戏界用的很多,并无特殊之处。
Ayayi虽然是靠一张很像真人的照片火爆出圈的,但真要拼CG技术,《战斗天使阿丽塔》就呵呵哒了。


如果不是靠外形,那虚拟人如何成功呢?
和真人出名类似,要立人设,有故事,然后去海量宣传。目前Ayayi提高知名度主要通过运营小红书,还通过和天猫、安慕希等品牌合作,作为跨界商业化的尝试。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只是单纯拼人物的背景故事丰富程度,看下图是谁,《最终幻想》的大女主蒂法,系列游戏和电影的女主角,无数游戏粉丝的心头好。


Ayayi和蒂法同为游戏引擎生成的虚拟角色,但蒂法有着《最终幻想》系列游戏和电影的故事背景,以及丰富的二次创作。Ayayi和蒂法比知名度,恐怕差远了。
那么,既然拼CG技术,拼故事性都无法让虚拟角色真正活(火)起来,到底要靠什么?

我认为,现在的虚拟角色不缺逼真的CG,也不缺丰富的故事线,虚拟人物的核心问题是“不是真人”。吃瓜群众真正好奇的是AI本身

真正让人们能够兴奋,和值得关注的事情是AI的内核与拟人的外形。前者是必须,后者是可选。合起来,人们想看造人的过程。
让AI技术提供媲美真人的自主对话、思考、行动、甚至人类的情感。
只要虚拟人物有了上面的特征,就一定会成功。哪怕是万科的“崔筱盼”只能自动识别逾期应收单据,能够自动发送邮件这种事情,这些简单的思考和行动也会被部分认可!

那么,如果消费者是为了造人的猎奇心理外,从商业角度观察,虚拟人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你想啊,如果是虚拟明星,相比于现实中的明星,他们不用吃饭睡觉,不会闹情绪,不会得抑郁症,也不用担心突然出负面新闻,最核心的是不会要求分钱。对公司来讲太完美了!
不过这到底是不是个好事情,属于伦理和哲学的问题,我只记得《生化危机》里的红后,这种AI好像不是个什么好事情。


当然你可以说《钢铁侠》里的Jarvis也算。这对人类是个好事情。


虚拟人物对地产行业的意义

扯远了,现在拉回到万科的“崔筱盼”,那么崔筱盼的价值在哪儿呢?
更加亲和的应收逾期催收系统?万科的一次免费营销?除此之外呢?
我觉得更多还是万科企业形象的改变,科技属性的植入,以及未来进一步打造万科虚拟IP的基础。
万科这次的虚拟人物应用还仅限于后台,我相信万科和微软小冰的团队,一定正在摸索前台营销端的可能性。
未来营销案场的数字导购。AI自主对话+全息投影+AI图像识别,技术并不遥远。
消费者进入售楼处,虚拟导购从天而降,虚拟而又真实。和消费者主动打招呼,能做一些简单的楼盘介绍。就像是《银翼杀手2049》中的虚拟投影Joi一样,你走到哪里,她就会跟到哪里。


虚拟导购各个都是帅哥美女,记忆力超群,不会闹情绪,不会罢工,也不会要求涨工资。
这样的场景必然吸引无数消费者前来打卡。此外还可以定制外形和声音,消费者喜欢什么就提供什么。大幅提高购买转化率。
到时的问题就变成了:到年底时,模范员工到底该给谁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业分析】万科的虚拟员工,除了长得好看还有什么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