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游戏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其实要说有什么新的进展还不如说今年是否有望打破僵局,从去年也就是2021年7月份起,网络上各大博主以及热爱游戏的人纷纷对于游戏行业的前景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部分人觉得游戏行业的寒冬降至,没什么看头了!此话从何说起呢?大家还记得我刚刚提到的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吗?对,就是2021年7月份。
那个时候,网络游戏被媒体抨击为“精神鸦片”,到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通知,再到腾讯、网易等游戏大厂被约谈,还有通常每月一发的网游审批信息,但是自2021年7月22日公布了87个国产网络游戏审批版号后,至今一个网游版号都没有下发。这种种迹象不免让各行各业的人开始担忧起来。
但是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18年时也出现过类似情况,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2018年,看看这其中是否有相似之处,2018年3月底,游戏版号突发停止审核,直到2018年12月这中间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市场上没有一款游戏能拿到版号。
在此之前官方也是释放了严审信号,比如,2017年12月工信部网信办和宣传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的意见》,此后又联合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调控游戏数量等。
而在2021年的这次而版号暂停审核,也有类似的信号。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在这一期间,一系列游戏未成年人保护监管政策及内容审核机制仍在配套下发,相关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2018年的游戏行业监管收紧,此次版号“暂停/暂缓”可能更多的是在配套政策的跟进,而目前政策内容也只是对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管控,并不是要限制游戏行业的发展,更不是对游戏的封杀,所以此次版号暂停审核大概率是给游戏公司一些时间进行内部调整,不会像2018年一样持续近一年的时间。回顾本次游戏版号停止审核的同年11月份,EDG夺冠的那天晚上,许多人彻夜未眠、欢呼喝彩,甚至央视也发文祝贺以及8个电竞项目入选杭州亚运会,通过这两件事情中也不难看出国家对于游戏行业还是支持的。
<hr/>从宏观来看:
其实这次游戏版号停止审核带给游戏制作行业的可能是好消息,证明了广电总局也在重视咱们目前国内的游戏市场,之前市面上长期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游戏,甚至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有一些严重抄袭、同质化严重、质量比较低的换皮游戏,骗氪游戏,以及大量的亚文化、涉及赌博性质的游戏给游戏行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导致部分人对于游戏深感厌恶,而此次版号停发事件客观上对游戏行业也起着一定的净化作用,同样也也是为之后的游戏行业发展提供相对良好的环境。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不仅给大家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还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甚至还能起到文化输出的作用,所以游戏行业几乎不可能会消失。
从微观来看:
此次游戏版号暂停审核也促使部分游戏厂商加快了出海的脚步,也打开了国外市场巨大的蛋糕。
从2013年中国游戏出海元年,2015年入围世界游戏Top1000的中国游戏仅有47款,到2016年增长到84款。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收入达到2036亿元人民币,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游戏市场;腾讯以181亿美元荣登全球游戏公司利润排行榜首位。据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80.13亿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2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截至12月22日,2021年4季度以来网络游戏指数收盘涨幅达34.34%。
为何这些游戏公司都看好海外市场?首先,相比国内游戏的免费模式,欧美国家游戏的付费模式已经很成熟,玩家已经形成的付费习惯会让企业的现金流保持稳定,此外亚洲的日本手游玩家的平均付费率超过60%,平均年花费为312.97美元,大约是美国的4倍。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市场同样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未来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hr/>总得来说,不管从宏观来看还是微观来看,游戏市场现阶段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观,长远来看前景依旧是一片光明,此次的转变也许能为游戏市场的繁荣发展带来一些好的前兆。
数据来源:
(1)国家新闻出版署
https://www.nppa.gov.cn/nppa
(2)央广网
http://china.cnr.cn/xwwgf/20181222/t20181222_524458534.shtml
(3)《检察风云》 2021年07期 第五章 第一节游戏出海带动文化输出
https://www.zhihu.com/market/paid_magazine/1386308242956414976/section/1386308495508176896 日本二次元的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