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aPexei
发表于 2021-12-9 16:20
直白一点,不希望被友军,抽40米大刀追。
直白回答:
现在20岁,30岁的人,背上房贷拼命奋斗30年,50年,没享几天福气,就进了长方体的盒子,和入了几平米的地。
那个为之奋斗过的房子,一平米20万,30万,100万,跟你何关。
能让你活的更长一点的是,在生活方面:
作息规律,膳食均衡。
在精神层面:
不随波逐流,感觉到实在无法承受,影响到生理,立马停下来,退出来,躺平一会。
Ilingis
发表于 2021-12-9 16:24
逻辑上是年轻人奋斗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不让你轻易获得是为了你好!
典型的流氓逻辑,你的自行车太旧,我把你自行车偷了你就能换新的了,这是对你好!
Doris232
发表于 2021-12-9 16:28
你知道这个世界最魔幻的东西是什么?
义正言辞的定义别人,并告诉那个被定义的人,如果你不能变成我定义的样子,你就是个垃圾。
为了使被定义的人更好的变成被定义的样子,定义者要“为他好”的订立一系列方式来进行驯化。
年轻人不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是一台台被定义的“奋斗机器”。
年轻人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目标,其存在的意义就是被定义。
这句话不是有错没错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年轻人的问题。
年轻人的奋斗就是为了支撑房价,你猜最后得利的是谁?
谁得利谁觉得对,谁不得利谁无所谓,谁失利谁骂街。
所以为什么低欲望,为什么租鸡青一,不是很明白了么。
在更大范围说,你还可以说“股票太低不利于年轻人奋斗”“工资抬高不利于年轻人奋斗”“休假太多不利于年轻人奋斗”,甚至“给工资不利于年轻人奋斗”。
如果题主觉得这句话没问题,那么我想说:你的私有财产不利于你的奋斗,都捐了吧。
RedZero9
发表于 2021-12-9 16:38
当然有错。
汤因比在讨论文明发展的时候,文明起源于挑战和应战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惩罚、歧视、驱逐)刺激的回应,也就是对挑战的应战。但是,当然挑战不能过大和过小,挑战太大,过度刺激,文明无法成长,甚至容易流产,挑战过小,文明容易在舒适缺乏动力
现在,中国的房价属于哪一个层次上呢?
mastertravels77
发表于 2021-12-9 16:44
是啊,看看湾区就是反例,多少人二十几岁年纪轻轻就买了大house躺平了,区区几十万刀/年的pack就消磨了他们的斗志,
他们本应该废寝忘食住在鸽子笼子996建设社会主义啊!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mastertravels77
发表于 2021-12-9 16:50
没错,房价太低不利于二代的年轻人们奋斗,比如蜗居在加拿大的那位。
acecase
发表于 2021-12-9 16:59
我跟你说啊,妓院老鸨都觉得他能督促娼妇奋斗,奴隶主他觉得他还能促进生产呢。
当你的目标是为了房贷钱的时候,你那就不叫奋斗。叫赎身。
奴隶制要是能够搞工业化,我们何苦建设社会主义呢?
yukamu
发表于 2021-12-9 17:00
乌龟为什么这么长寿?
就是因为它一辈子都背着房子。
或许你会说蜗牛。
但蜗牛最后会抛弃自己的房子,然后不久之后就会死去。
说明了什么?
当你失去房子带来的压力,你以为你轻松了,但实际上离死不远。
又想想龟兔赛跑,为什么乌龟能持之以恒?
就是因为有恒产者有恒心,不像兔子一窝兔子住老破小。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难道是为了腐朽的资本主义吗?
是为了年轻人光明的未来啊!
每一个身负房子的年轻人,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房价飞涨不好吗?
反正房价飞涨也影响不了我了,因为十年前我就买不起了。
Ilingis
发表于 2021-12-9 17:05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高,然后一辈子都处在高压状态,然后只要喜欢的一个女孩儿跟她一追求就被丈母娘要车要房要彩礼?不会吧?对,正因为这样的一个社会,然后你去够他的时候,痛苦与此有关,但幸福一定与此无关。
有的人会说,年轻人有压力是好事,世界上有资本家是好事。因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动力,一旦没有了这些,社会的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想试着来分析一下:
的确,那样的社会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所以没有资格议论,但是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当今的时代。
你想不想你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世的时候,骨灰用一个鞋盒子随便装起来?
你想不想你努力了十几年,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最顶尖的那批人,但到头来却比不过某位纯真的同龄文盲?
你想不想因为要和这个孩子那个孩子比,怕被落下,从而让你的孩子从小就走上恶性竞争的内卷之路,然后让孩子终于在某一个傍晚因为受不了压力而从天桥上一跃而下?
你想不想看到一个又一个青春少艾的姑娘因为顶受不了生活的压力或者消费主义的侵蚀而把自己本来无价的身体连同尊严一起明码标价的去出卖?
以上这些事情,不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而是今年现实生活里发生的。这些事,还只是这种悲惨事物中的其中一小部分,一些片段,一些缩影。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事情不断地发生呢?我从一百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了八个字,我认为这八个字极其准确的概括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这八个字就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什么意思呢?就是劳者所创造的价值被不劳者收获的意思。
是的,如果说私有制一经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那么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
一位农民蹲在菜地里,对着正在生长的韭菜说:“你们要好好努力,长的越肥美,将来我的收成就越好。”这是最应该的,因为韭菜生来就是要被人吃的。
一个既得利益者坐在高高在上的位子上,对劳动群众说:“你们要好好努力,争取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这样我的利益才会越巩固越壮大。”这是最不应该的,因为劳动群众不是韭菜,因为人人平等,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没有要戴上沉重枷锁的罪名。
有些人的心肠烂的彻底了,他们想要把韭菜和劳动群众混淆起来,但我们不要将韭菜和劳动群众混淆起来。
RhinoFreak
发表于 2021-12-9 17:10
凡事有个度。
2009-2011我混人人,2019-2021我混知乎。
那时候我记得很清楚,有人跟我说,“如果你觉得老板给钱给少了,你可以跟老板谈,他觉得你值更多钱他自然会给多,因为他也怕你走,他也想赚钱”。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没法吵的。但我明显感觉到,当年在人人我是劣势,但目前在知乎我是占优势,我说的是支持者的整体形势。
有句话叫过犹不及。理论上,涨价去库存,住房是刚需,多贵也要买。但贵到一定程度人们只能牺牲其它东西,比如结婚、生娃,那两个不是刚需。
久而久之,人们突然发现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一年减少20%,没法止住。如果一个人月入两万,只要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其实可以活得挺不错的。比如就住在父母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每个月月光,平时吃饭不用多少钱,周末跟朋友胡吃海喝,其实可以活得不错。
现在很多人看见买房无望,于是就放弃了,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其实挺富有,可以活得不错。反正没有后代,就吃光花光,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