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知沟理论
每天学一点新闻传播学。<hr>
“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明尼苏达小组的蒂奇诺、多诺霍、奥里恩等人于1970通过研究电视节目《芝麻街》并发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对于社会经济地位高或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都有影响,但由于前者通常比后者能够更快的获取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除此之外,影响“知沟”的原因还有个人选择性心理影响、知识储备差异、传播技能差异、社会交往差异和大众传播媒介性质等。“知沟”理论与社会“阶层”有密切关系,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后来知识沟理论出现新发展,卡茨曼通过对《芝麻街》节目数据的再次研究,认为“知沟”有缩小的可能性。而以艾蒂玛为代表的上限效果假说则认为大众媒介内容只是一般知识,是有“上限”的。
除此之外,在“知沟”的基础上,学者们还提出三种“知沟”的概念发展,即信息沟、传播效果沟与数字鸿沟。
它提示了我们,国家应在“硬件”方面对不发达地区或者低收入者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推进硬件设施的普及程度,而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从而缩小“知沟”。
<hr>
每天学一点新闻传播学。
点关注,不迷路。
我是哞哞,一个新闻传播学学习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