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文化帝国主义
每天学一点新闻传播学。<hr>
文化帝国主义
①文化帝国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反对“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
它实际隐含着“全球化”的背景。是指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或观点的商品、时尚乃至生活方式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
而发展之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
另一位学者席勒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观,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②代表人物:马特拉、斯密塞、席勒等人。他们大部分都有传播政治经济学背景,将世界传播问题置于资本·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来考察。
③特点:
1)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如跨国媒介公司的直播卫星电视能够将信号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由此带来的文化入侵使许多国家不得不对信号加以管制。
2)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3)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所以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以实现的。
④影响:
1)跨国媒介公司和大众媒介是“最有力的制度化手段”。因此许多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都是针对媒介的,文化帝国主义也因此被称为“媒介帝国主义。
2)跨国媒介公司的文化入侵不利于文化的多元化与丰富性。
3)跨国媒介公司的媒介垄断使其掌握话语权,导致信息单向流通,造成不良后果。
4)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文化输入、输出的逆差。美国标榜信息自由流通,却借此进行文化扩张,使美国的西方盟友也产生担忧。
⑤评价:
1)信息全球化应当使各民族多元文化共同繁荣,而不是文化入侵甚至吞并、取代。
2)殖民地时代的军事帝国主义最终未能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而信息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也必定在各国各民族的抵制下破产。
<hr>
每天学一点新闻传播学。
点关注,不迷路。
我是哞哞,一个新闻传播学学习者。
页:
[1]